缺“芯”带动一众上市晶圆代工厂商业绩创新高。继台积电(TSM.US)、联电(UMC.US)华虹半导体(01347.HK)等代工企业公布创纪录的业绩后,中芯国际(00981.HK,688981.SH)也公布了创纪录的2021年第4季业绩。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公布业绩之后的交易日,中芯国际的A股股价仅微涨0.51%,收报51.46元人民币,与其52周低位49元人民币仅差5%;H股则收报20.15港元,上涨2.49%,较其52周高位30.80港元仍折让35%。
相信大家最想知道的是,中芯国际的股价是否有希望反弹。
缺芯的问题并非现在才显现,对代工厂的业绩推动作用早已被资本市场消化,这也是代工股在2021年中和下半年曾一度大涨至高位的原因。在公布业绩之后,即使业绩如预期一样创出新高,市场亦似乎失去了激情。
台积电就是最佳例子。于2022年1月13日公布2021年第4季业绩之后,台积电的市值蒸发逾1050亿美元,大约相当于1.6个中芯国际(按A股总市值4067亿元人民币计算)。
在追涨的时候,市场看好台积电的理由是缺芯、龙头、产能扩张……
下跌时,市场对于台积电的前景忧虑主要基于几点:来自英特尔等的竞争加剧,产能扩张或跟不上结构性需求的变化。
涨和跌都总有理由,可见盲目揣摩市场先生的情绪并不明智,关键还在于上市公司的资质是否经得起时间和市场波动的考验。
摒弃偏见和过分乐观,我们来客观分析中芯国际最新一期的业绩表现和前景展望。
中芯国际第4季及全年业绩表现
在业绩发布会上,中芯国际的管理层很务实地指出:该公司的发展面临机遇与挑战,全球范围的缺芯潮和当地化生产的旺盛需求为其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同时某些限制又设置了众多障碍,对其先进制程的产能扩张带来一定的影响。
2021年第4季,中芯国际的月产能按季上升4.57%,至62.1万片8英寸约当晶圆。产能利用率继续爆满,达到99.4%,8英寸约当晶圆销售量同比增长21.7%(按季增长0.2%),至172.34万。见下图,在最近三季,中芯国际的付运量均远超往年。
除了销量增长外,晶圆的平均售价也得到了提高,这包含两个驱动力:1)供不应求带来的加价,以及2)产品组合优化——定价较高的先进节点产品占比提高。
在价量齐升的带动下,中芯国际的2021年第4季销售额同比增长61.05%,至15.80亿美元(按国际会计准则编制,下同),创纪录新高。第4季毛利率按年提高了16.96个百分点,至34.98%,亦创下历史新高,得益于平均售价的提高。
第4季经营利润同比大增23.4倍,至4.2亿美元,主要得益于收入规模的大幅提高以及经营开支的下降;股东应占利润同比增长107.66%,至5.34亿美元。
2021年全年业绩来看,中芯国际的销售额按年增长39.32%,至54.43亿美元;毛利率按年提升7.22个百分点,至30.79%。销售额及毛利率均创新高,应主要得益于晶圆销量及平均售价的提高。
全年经营利润同比增长3.46倍,至13.93亿美元,主要得益于收入和毛利率的提高,加上研发开支和销售及推广开支的下降。年度股东应占利润按年增长1.38倍,至17.02亿美元。
中芯国际与同行的业绩比较
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中芯国际的2021年第4季及全年业绩表现不俗,收入规模及毛利率均创历史新高,净利润亦见倍增。
事实上,其他代工同行在同一时期也有创纪录的业绩表现,并非中芯国际独美。
见下表,与台积电相比,中芯国际的收入增长幅度和盈利能力改善能力都远远优胜,但需要注意的是,台积电的收入基数远超中芯国际,所以增长速度相对来说没那么快,但增长幅度十分惊人,年增27.53亿美元,已相当于中芯国际全年收入的1.7倍。
此外,台积电在先进制程的产能方面几乎无人能敌,所以其毛利率即使有所回落,仍远超其他代工厂,高高在上的地位一时间难以被撼动。
值得注意的是,中芯国际能取得如此高的净利润,主要得益于1.37亿美元的投资收益,相当于其净利润的25.63%。
与收入规模较小的华虹半导体相比,中芯国际的收入增速稍低,不过毛利率和经营利润率仍占有优势。
2021年全年业绩,中芯国际的毛利率和经营利润率增幅都优于台积电和华虹半导体,净利润增长幅度也是三家代工厂中的最高。
前景怎么看?
产能投资是代工厂们未来几年最重视的内容,因为代工厂目前几乎都以全产能运作。
2021年全年,台积电的资本开支为300.4亿美元,2022年的资本支出投入规模或为400-440亿美元,其中七八成将用于2nm等先进制程,一成用于先进封装,其余用于成熟制程。
笔者汇总计得,华虹半导体的2021年全年资本开支或为9.39亿美元。其管理层展望2022年将加快推进12英寸生产线总产能至9.45万的扩产,预计于第4季逐步释放产能。目前华虹半导体在上海有三座8英寸晶圆厂,月产能约18万片,在无锡有一座月产能6万片的12英寸晶圆厂。由此可见,华虹半导体未来将发力12英寸晶圆,产能提升幅度或达50%以上。
中芯国际的2021年第4季资本开支为21.3亿美元,同比上升59.79%,全年资本开支达45.16亿美元。该公司计划于2022年作出50亿美元的资本开支,是2021年全年的1.11倍,按照业绩发布会上管理层透露的信息,将用于以下三方面:
(1)在建的上海临港、北京和深圳三个新生产基地。
据管理层,上海临港新厂于2022年初开始动工,北京和深圳两个项目稳步推进,预计今年年底投入生产。2022年,其计划产能的增量将多于2021年。
2021年,其8英寸产能增幅超过4.5万片,12寸晶圆的增幅也超过1万片,等效成8英寸是10万片多一些。管理层预计到2022年,等效成8英寸的产能或在13万片-15万片之间,且12寸增幅将远超去年。值得注意的是,其预计今年增加的产能更多是在工艺比较复杂的节点,这或意味着产品平均售价将继续提高,但每片的资本开支或比去年高一些。
如此看来,产品的平均售价或见改善,但由于资本开支会增加,折旧开支也会增加。
不过,管理层表示在进行资本开支规划的时候,会考虑到投产后折旧开支的影响以及对收入的预测,预计2022年的折旧开支会超过20亿美元(2021年全年为18.69亿美元,占总收入的32.17%)。所以他们预计2022年的毛利率不会低于去年。
除了上述三个新厂房外,中芯国际在上海张江区也有产能建设,资本开支也会用来投资这个项目。
(2)到位的设备。
(3)长周期的设备,在购买的时候要交预付款,也考虑到当期的资本开支中。
对于2022年的展望,管理层认为,2022年承接前一年的旺盛市场,有机遇也有挑战:
手机和消费类市场缺乏发展动力,成为存量市场,供需逐步达到平衡;物联网、电动车、中高端模拟IC等增量市场,存在着结构性产能缺口;射频、微控制器、电源管理等应用平台,需求依然旺盛。未来从单纯产能供给市场,转向创新和客户体验、服务驱动市场,将更加考验公司的战略定位、技术创新速度、产品平台的质量与完备性,以及客户的黏度。
从正面来看,中芯国际会通过这些新产能的投入,继续把握缺芯以及本地化生产趋势转变的机遇。
为应对产业结构转变的挑战,管理层提到中芯国际会从两个方面做功夫:
(1)优先跟有竞争力的客户打交道,然后开发特殊的技术来保证他们的产品有客户体验、有技术创新、有性能保障等,来签订长约锁定价格;
(2)中芯国际的客户非常多元化,平台也多,在出现这些变化时,其产能可以及时进行产品结构调整,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
例如中芯国际提到,虽然其代工业务的市场份额只有大约6%,但客户数量最多,远超同行。与此同时,其产品平台的种类也差不多是最多。
其在建产能目前分为三块:1)8英寸,同行并没有增加8英寸的产能,所以中芯国际在这方面着墨颇多;2)12寸,其90nm到22nm用的设备基本型号大致相同,可以在这个区间选择产能分配,例如55nm设备可以做40nm等,只是工艺步骤不一样,但有转换的灵活性;
(3)FinFET,应用平台和客户比较多,能做好多元化。
也就是说,凭借为数众多的客户、多样化产品平台,以及产能配置和适用的多样性,中芯国际可通过灵活应变,来缓冲行业需求结构转变的风险,这是其面对挑战的应对之策。
从提供的2022年第1季业绩指引来看,中芯国际对自身的短期展望还是挺乐观的,见下表,收入和毛利率指引所暗示的增幅都优于同行,也胜于2021年第4季表现,意味着在新的财季,中芯国际的收入和毛利或续创新高。
如此看来,其短期前景不俗,只取决于情绪化的市场先生何时能看清。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m.iteamtexas.com)
現代電視 (http://www.fin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