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浪潮軟件完全不受大盤情緒影響,股價再度漲停,報收20.17元/股,市值達65.37億元。自1月17日以來,該股已經5天4個漲停,總漲幅接近50%。
整個數字經濟板塊今日漲勢喜人,除了浪潮軟件的超預期表現之外,安碩信息大漲20%,中科信息漲14.81%,湘郵科技、金財互聯、南天信息等均錄得漲停。
數字經濟板塊起飛
消息面,近期兩文重磅齊發,將數字經濟提升到了極高的戰略位置。
1月12日,《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發佈,提出到2025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從7.8%提高到10%,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從8.16萬億提高到14萬億,在線政務服務用戶從4億提高至8億,工業互聯網平台普及率從14.7%提高到45%;聚焦智慧農業和水利、智能製造、工業互聯、電子商務、智慧物流、金融、能源7大重點行業產業數字化轉型,企業雲化率預計提速;強調補關鍵技術短板、搶先佈局前沿技術融合創新,信創產業全面受益。增強政府數字化治理能力及網絡安全防護能力,提升網絡安全態勢感知、威脅發現、應急指揮、協同處置和攻擊溯源能力。
1月15日《求是》雜志上發表重要文章《不斷做強做優做大我國數字經濟》,提出「充分發揮海量數據和豐富應用場景優勢,促進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做強做優做大我國數字經濟。」
招商證券觀點認為,近期規劃的出台,對我國數字經濟做出了體係化設計以及整體化佈局,產業數字經濟全產業鏈迎來頂層政策支撐和引導,軟件行業有望迎新一輪景氣週期,產業數字經濟板塊蘊含歷史性投資機遇。
此外,本週國家發改委發表《大力推動我國數字經濟健康發展》的文章,文章指出要完善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構建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體係,抓緊在全國建設10個左右數據中心集群。地方政府也積極響應,1月20日,廣東省宣佈擬推動建設省數據交易場所。
消息一出,再一次引爆市場情緒,數據交易所概念股受到資金的瘋狂追捧。比如「龍頭股」創業板的零點有數連續三天20%漲停,其他概念股如浪潮軟件,也在這樣的行情中,股價連續上攻。
目前數字經濟發展的頂層文件已經發佈,未來數字經濟有望成為中長期的利好方向。在政策進一步催化下,數據交易所作為數字經濟的細分主線未來值得重視。
「加班真好」的浪潮軟件,難掩業績的低迷
受益政策的風口,那麽浪潮軟件的基本面如何?
浪潮軟件成立於1994年,背靠山東省國資委,公司主營業務分為電子政務、煙草、其他行業、租賃。其中,電子政務是營收的大頭,佔比為66.2%。
浪潮自2002年開始公司參與全國各地政府行政審批信息化建設,圍繞政務服務開發了一係列產品,為全國28個省113個地市和800多個區縣提供政務服務軟件,公司算是政務服務市場佔有率第一的廠商。
不過,公司一直算是toG類型的公司,公眾了解並不多。直到前段時間,一則新聞把浪潮軟件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網傳浪潮集團辦公室内多處張貼鼓勵員工加班的宣傳標語——「有空就去‘加班’吧,去完成那些我們還未完成的事!」「白天加白班,不瞌睡;晚上加晚班,睡不著。」「大家加,才是真的加,加班真好」「他加我也加,想跑也跑不了。」
在相關監管部門已明確指出「996」工作制被認定無效,互聯網大廠相繼取消「大小週」,告别「996」,浪潮軟件的此舉無疑引來強烈的爭議。
按照浪潮的說法,標語事件屬於員工私下行為。但從員工對外透露情況來看,歸根結底還是和浪潮集團管理制度及企業文化脫不開關係。有浪潮集團濟南總部員工向媒體反映,在浪潮加班不僅沒有加班費,甚至加班時長還作為一項硬性考核指標納入年終考評,每個月打績效的時候,領導都會看加班排名,到年底考核的時候也會關注加班的考核。
然而,似乎倡導加班的企業文化,換來的是什麽?
財報顯示,浪潮軟件2021年前三季度主營收入8.72億元,同比上升19.54%;歸母淨利潤為-3649.43萬元;扣非後淨虧損3795.14萬元。
這已經是浪潮軟件連續第二年處在虧損狀態了。2020年年報顯示,公司扣非後淨虧損約3800萬億,2019年公司雖未虧損,但是扣非淨利潤僅318萬元,掙紮在虧損邊緣。
值得一提的是,浪潮軟件旗下還有一家浪潮樂金,長期為其浪潮軟件業務輸血補貼,貢獻了巨大的利潤,但隨著該公司5G的研發被華為等大廠甩在身後,浪潮樂金這顆「搖錢樹」也逐漸沒落。
後語——
綜合來看,浪潮軟件競爭力顯得有些不足,倡導加班也難改公司業績低迷的狀態,公司股價長期低迷,此番上漲,更多體現的是短期市場對於數字經濟概念的樂觀預期。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m.iteamtexas.com/)
現代電視 (http://www.fin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