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正值2021年度業績預告披露期,同花順數據顯示已有近430家A股上市公司公告了2021年的全年業績預告。
而在上述近400家公司中,*ST華塑(000509.SZ)則率先公告了2021年的正式業績報告,拔得了頭籌。
不過,1月17日發佈的業績報告顯示,該公司在2021年雖然營收錄得了大幅增長,但歸母淨利潤卻由盈轉虧,並不算是一份很亮眼的「成績單」。
1月18日,*ST華塑漲停開盤後隨即遭遇回落,截至收盤最終下跌1.67%,報收3.53元/股,也讓不少投資者空歡喜了一場。
營收大幅增長,淨利為何由盈轉虧?
在2021年,*ST華塑又一次完成了重大資產重組,拿下了天玑智谷(湖北)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玑智谷」)51%股權,在已有的業務基礎上新增了電子信息顯示終端的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服務業務。
因此,該公司目前的業務主要分為四個板塊,分别是電子產品、醫療服務、房租收入、會展服務收入及其他。其中,電子產品就是指上述的電子信息顯示終端的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服務,醫療服務指的是控股子公司櫻華醫院主要開展的全科醫療服務。
具體來看*ST華塑披露的A股2021年首份年報,期内,該公司實現營收2.95億元,同比增長488.19%;歸母淨利潤虧損564.51萬元,同比下降174.67%,由盈轉虧;扣非淨利潤虧損2680.7萬元,同比下降8.76%,延續了近幾年的虧損趨勢。
其中,在2021年第四季度,該公司單季度實現營收2.6億元,同比增長1555.68%;單季度歸母淨利潤虧損770.18萬元,同比下降130.03%;單季度扣非淨利潤虧損1000.75萬元,同比增長13.69%。
據*ST華塑自己分析,2021年公司營業收入較上期同比大幅上升,主要原因為公司2021年度内完成重大資產重組暨收購天玑智谷,天玑智谷納入公司合並範圍,公司經營業績得到大幅度改善。
據悉,2021年度,天玑智谷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大幅增長,*ST華塑確認的納入合並的天玑智谷營業收入總額為人民幣2.42億元。
而期内歸母淨利潤由盈利轉為虧損,其主要原因是受疫情持續影響,公司會展服務板塊虧損增加所致。
分業務板塊來看,2021年,*ST華塑電子產品板塊實現營收2.42億元,佔總收入的比重為82.22%,佔利潤的比重為58.72%,毛利率僅有11.09%;而醫療服務板塊實現營收4265.26萬元,佔收入的比重為14.48%,佔利潤比重為33.92%,毛利率為36.37%;房租收入為607.79萬元,佔收入比重僅為2.06%,佔利潤比重為10.26%,毛利率為77.19%;會展服務收入及其他業務板塊實現營收365.19萬元,佔收入比重為1.24%,佔利潤比重為-2.89%,毛利率則是-36.25%。
綜合而言,由於2021年收購了天玑智谷,*ST華塑的營收確實在2020年的基礎上增長了不少,但這部分新增業務的毛利率卻比較低,在毛利率較高的兩項業務規模較小且有一部分業務出現虧損的情況下,新增的電子產品板塊拯救得了上市公司的營收表現,卻沒能拯救該公司的盈利表現。
另外,雖然新收購的電子產品業務在2021年遇到了原材料漲價的問題,但出現上述這種情況還是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這塊新增業務的質地或許也只能算是比較一般,至於*ST華塑原來的業務可能也就醫療服務板塊有一些看點。
年報披露後,*ST華塑火速收到問詢函
值得注意的是,*ST華塑前腳成為A股市場首家披露2021年年報的公司,後腳就收到了深交所下發的年報問詢函。
據悉,2021年9月6日,*ST華塑發佈了重大資產購買暨關聯交易報告書。根據相關公告,該公司全資子公司康達瑞信擬以支付現金方式購買天潤達持有的天玑智谷51%股權,交易價格為1.02億元,並以2021年9月30日為合並日將其納入合並範圍。
彼時,交易對方已承諾,2021年、2022年及2023年實現的淨利潤累積不低於6400萬元。
而*ST華塑於2021年9月24日披露的《關於深交所重組問詢函的回復公告》則顯示,天玑智谷在2019年第四季度、2020年第四季度分别實現營收1.2億元、1.56億元,分别佔相應年度全年營收的34.13%和30.81%;天玑智谷2021年第四季度預計實現營收1.8億元,佔全年營收的28.7%。
實際上,天玑智谷2021年第四季度最終實現營收2.42億元,佔全年營收的37.09%。
因此,交易所要求上市公司說明天玑智谷2021年第四季度營業收入與以前年度相比大幅增長的原因及合理性,與重組問詢函回復時的預計情況差異較大的原因,並在2022年2月8日前將有關說明材料報送深交所上市公司管理一部並對外披露,同時抄送派出機構。
目前上市公司還未回應交易所的問詢。
不過,在2021年年報中,*ST華塑提及天玑智谷2021年内銷與出口銷售額均不斷提升,在原有賽普特、創維等大客戶的基礎上,又成功開發了聯想來酷、浙江大華、清華同方等行業内知名客戶。
*ST華塑或成為2022年「摘帽」第一股?
值得一提的是,在交出了一份歸母淨利潤、扣非淨利潤雙雙虧損的2021年年報後,*ST華塑還提出了「摘帽」申請。
公告顯示,*ST華塑2018、2019連續兩個會計年度經審計淨利潤為負值,2019年度經審計期末淨資產為負值,公司股票交易於2020年4月1日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公司也由此「披星戴帽」。
由於公司2020年度經審計的扣非淨利潤為負,且扣除前後營業收入不足1億元,根據相關規定及相關過渡期安排,深交所對*ST華塑股票交易繼續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但是根據2021年年報披露的業績數據和交易所的相關規定,*ST華塑符合撤銷股票退市風險警示的條件。
目前*ST華塑也已向深交所申請撤銷對公司股票交易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在一些投資者社區,已經有股民將2022年「摘帽」第一股的名頭許給了*ST華塑。
不過,該上市公司已經在公告中明確表示,「摘帽」申請是否最終獲得深圳證券交易所審核同意尚具有不確定性。
結語
一般而言,搶著披露年報的上市公司往往業績表現不錯,而*ST華塑雖然成為了最早披露2021年年報的A股公司,但其業績表現實際很一般,還火速收到了交易所的問詢函,這也引起了一些投資者的質疑。
另外,從披露的情況來看,*ST華塑雖然符合「摘帽」要求,但是否能成為2022年「摘帽」第一股還很難說。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m.iteamtexas.com/)
現代電視 (http://www.fin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