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天智航-U、微創機器人-B相繼登陸科創板及港交所主板市場,以及威高手術機器人旗下國產腔鏡手術機器人獲批上市,讓手術機器人行業迎來前所未有的高光時刻,資本關注度及參與度熱度持續攀升,2021年完成融資的國產手術機器人多達數十家。
在此背景之下,手術機器人公司一接著一家向資本市場奔去,醫達健康、潤邁德醫療、精鋒醫療等在内多家手術機器人公司,均計劃步微創機器人-B的後塵,登陸hth登录入口网页市場。其中,醫達健康最為執著,已經二次向港交所遞交IPO申請書。
2022年1月10日,醫療健康向港交所再次遞交了上市申請書。第一次IPO申請時間為2021年7月9日,申請狀態已失效。
那麽,更新最新財務數據及資料的醫達健康,再次叩響港交所大門,有何看點?
醫達健康:深耕手術機器人垂直生態
在招股書顯示,醫達健康是為醫生和患者提供智能解決方案,以實現精準外科手術的創新先行者。
目前,醫達健康依託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平台-IQQA技術平台,以手術機器人為核心,建立有豐富完善的產品管線。
具體而言,醫療健康利用IQQA技術平台,建立了一個全面的精準外科生態係統,主要由IQQA-3D、IQQAGuide及IQQA雲平台組成。
據招股書顯示,未來通過全面的精準外科生態係統,可向適用器官的臨床、結合影像及視頻、術前至術中三大領域擴張。
醫達健康精準外科生態係統未來發展策略圖 圖源:招股書
在醫達健康這套精準外科生態係統中,醫達健康通過軟、硬件結合,已經搭建了三大業務,即經皮手術機器人(IQQA-Guide係列)、精準外科解決方案(IQQA-3D、IQQA-Liver和IQQA-eQMR)、相關耗材產品(電磁導航針和導航轉接器)。其中,手術機器人是醫達健康的核心業務。
據招股書顯示,目前醫達健康手術機器人核心產品分别有IQQA-Guide1.0(MII)、IQQAGuide2.0(SI-ROBOT)。其中,IQQA-Guide1.0(MII)於2015年11月獲得FDA批準,隨後通過國家藥監局的創新醫療器械特别審批程序,於2020年1月獲得國家藥監局頒發的三類醫療器械注冊證書。
經查閱,IQQA-Guide 1.0 (MII)的主要應用之一是胸腔及腹部癌症,是國内首個用於成人肺及腹部軟組織實體器官的穿刺手術導航設備。
醫達健康憑借IQQA-Guide 1.0 (MII)商業化較早的先發優勢,暫時佔據該領域的山頭。
據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以2020年完成的手術案例計算,醫達健康是中國胸腔和腹部應用精準手術規劃市場的最大市場參與者,佔市場份額為36.5%。
商業前景雖廣,奈何虧損依舊
由於國内手術機器人行業尚處起步階段,尚未形成規模化效應,市場滲透率及普及率並不高,以及大部分手術機器人公司在研產品組合尚處臨床階段,導致賬面虧損成手術機器人公司普遍現象。
在此背景之下,與其他已實現商業化手術機器人一樣,醫達健康也尚處於虧損階段。
據醫達健康最新招股書顯示,公司2019年、2020年、2021年前10月營收分别為2006萬、2230萬、4843.9萬;期内虧損總額分别為2.56億元、2.32億元、7.66億元,整體虧損趨於遞增態勢。這近三年時間里,醫達健康累計營收不足1億元,累計淨虧損總額卻高達12.54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醫達健康稱,目前公司商業化進程仍然不足,並且在業務推動過程中,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公司預計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虧損將會繼續增加。這意味著短時間内醫達健康賬面虧損或將有延續。
雖然財務數據表現來看,醫達健康尚處虧損階段,但並不阻礙多家知名投資機構對其「鍾愛」。
據招股書顯示,IPO前,中國銀行通過Brilliant Link Development Ltd(簡稱「中銀投」)持股18.69%,軟銀持股17.34%,經緯創投持股10.37%,晨興創投持股11.32%,摯信資本持股5.23%。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m.iteamtexas.com/)
現代電視 (http://www.fin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