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初以來,汽車零部件板塊漲勢喜人,2個多月的時間板塊指數大漲32%,相關概念股屢創新高。
這其中,龍頭個股躍嶺股份(002725.SZ)很吸引眼球,12月6日至今連續6個交易日漲停,股價大漲超70%,目前市值31.82億元。
汽車零部件,大勢所趨
曾經的冷門板塊居然成了香饽饽,背後的邏輯是什麽?
原因之一在於零部件行業的補庫存效應。
12月8日,乘聯會披露的數據顯示,11月主要產銷數據均出現環比上升迹象:11月國内狹義乘用車(轎車/SUV/MPV)產量環比增長13.9%至222.9 萬輛,批發銷量環比增長8.9%至215.0 萬輛,零售銷量環比增長6.0%至181.6 萬輛。與此同時,乘聯會釋放了一個重要信號:汽車芯片供給的至暗時刻已經過去,此前制約汽車生產的缺芯問題正在改善。
短期來看,汽車行業的復蘇帶動零部件產業鏈的整體補庫需求旺盛,全面利好零部件廠商出貨端。
原之之二是大宗品價格及運費處震蕩下行趨勢。自10月高點以來,SHFE 鋁、SHFE 銅、SHFE 熱軋卷板分别下跌了 17%,6%,21%。運費端,二級貨代價格自高位回落約15%,成本端的回落,導致零部件企業的利潤端具備彈性。
多因素共振之下,零部件迎來整體主升浪行情也就不意外了。
另外,值得重視的是,不同於過去汽車零部件的股價與行業銷量緊密相關的行情,本輪汽車零部件行情具備一定的成長性和持續性。
核心邏輯是電動智能的變革重塑產業秩序。由於電動汽車、智能汽車的滲透率不斷提升,以及國產造車新勢力的崛起等,國内很多零部件產商迎來「洗牌」機遇期,一些增量配置加速向中低端車型滲透,包括制動係統等高技術壁壘的環節也可能迎來國產替代的機遇。
華西證券分析師崔琰指出,隨著汽車智能電動化浪潮的推進,行業秩序已經被重塑,接下來是汽車行業發展的黃金十年。「本輪汽車零部件行情啓動於10月初,這不止是短期改善修復,更應該關注中長期的秩序重塑,堅定看多零部件後市機會。」
風口上的豬,業績由盈轉虧,股東減持不斷
躍嶺股份主營業務正是鋁合金車輪的研發、設計、制造與銷售,其生產的鋁合金車輪能完全滿足各類車型的需要,先後被評為「浙江名牌產品」、「浙江出口名牌」。
另外,躍嶺股份和氫能源也能扯上關係。公司參股的武漢理工氫電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8年3月,由武漢理工大學和深圳市雄韬電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聯合發起成立,注冊資本1.2億元,前身是2006年成立的武漢理工新能源有限公司,致力於燃料電池核心零部件--膜電極(MEA)的技術開發和大規模產業化。
躍嶺股份概念倒是不少,這也是其股價持續爆發的原因,股性較為活躍,易受遊資追捧。
不過公司業績由盈轉虧,和股價不太相稱。
躍嶺股份2021三季報顯示,公司主營收入6.61億元,同比上升39.4%;歸母淨利潤101.43萬元,同比下降89.55%;其中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單季度主營收入2.45億元,同比上升26.49%;單季度歸母淨利潤-172.3萬元,同比下降155.33%。
統計下2019年以來各季度公司營收、利潤變化趨勢,可以看出,公司近些年業績成長性有限,利潤一直非常微薄,虧損時有出現。
值得一提的是,躍嶺股份股東還在不斷減持。
12月13日公司公告,公告,公司董事、副總經理萬士文先生股份減持計劃已全部實施完畢,其累計減持公司股份10.8萬股。
與此同時,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林信福先生股份減持計劃已全部實施完畢,其累計減持公司股份220萬股,減持比例達0.86%。
11月9日,躍嶺股份也發佈公告,公司股東鍾小頭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減持公司股份250萬股,佔公司普通股總股本比例約1%,套現約1540.5萬元。
結語——
躍嶺股份屬於風口上的豬,自10月份市場資金追捧汽車零部件板塊以來,公司也不甘寂寞,連續漲停。不過業績端,公司亮點有限,利潤下滑明顯,股價連續拉升之後,或需要注意其積累的風險。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m.iteamtexas.com/)
現代電視 (http://www.fin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