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目標提出以來,能源變革加速,風電也成為今年來A股市場最火的板塊之一。
除了政策驅動,風電股不斷起舞的原因有三點:風機大型化持續降本,大大增強了企業的積極性;特高壓電網被列入7大新基建規劃,該領域的建設潮也不斷加持風電行業;隨著儲能技術的進步和配套發展,風電的投資收益提高和規模化發展形成正循環。
11月26日午後,A股風電板塊快速拉升,帶動了多股起舞。
其中,近期大牛股大金重工(002487.SZ)以及協鑫能科(002015.SZ)雙雙漲停,同時股價也均刷新歷史新高,兩者總市值超過440億元。
此外,銳新科技(300828.SZ)、中科三環(000970.SZ)、永福股份(300712.SZ)等股紛紛跟漲。金力永磁(300748.SZ)收漲1.85%,盤中亦創出歷史新高。
截至收盤,A股風電概念板塊總市值突破3.4萬億元,佔了滬深兩市總市值的3.8%,權重進一步提升。
引發風電股拉升的基本面
風電板塊的異動,往往伴隨著消息面的刺激,此次也不例外。
俗話說,眾人拾柴火焰高,碳中和的實現需要促進外部企業來投資電力行業。近期,内蒙、廣東和陝西等省紛紛加大風電領域的投資,為企業的進入鋪平政策道路。
而引起風電投資熱潮的當屬核電領域一哥中國廣核(003816.SZ),中國廣核風電公司11月26日在北京產權交易所完成增資引戰簽約,募集資金高達305.3億元,創下了「國内新能源電力領域最大股權融資項目」。
中廣核風電公司增資引戰項目參與方包括了全國社保基金、國家電網、南方電網、中國國新、廣東恒健、川投能源(600674.SH)投資平台,以及四大銀行、保險公司和產業基金等14家戰略投資者,這些機構和企業均是實力雄厚的財務投資者。
此輪風電領域的巨額增資引戰,對行業推進股權多元化、優化資源配置起到重要的引導作用,對行業擴大「朋友圈」有積極意義。另一方面,隨著能源革命進入建設潮,中廣核增資引戰有利於帶動國内對風電資產的投資,對風電供應鏈的可行性來說是一個重要信號。
此外,引起風電股起舞的另一個消息面,便是2021年第三個海上風電項目開啓招標。
今年前三季度,國内風電公開招標市場新增招標量同比增長115%,風電行業正處於高速發展階段。風電裝機規模的高速增長,將帶動相關材料需求大幅提升。
近期,沿海多個省區相繼出台海上風電發展規劃,項目落地也多點開花,陸續釋放千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基地建設的信號。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風電處處長胡小峰近日表示,我國深遠海風電發展規劃正在研究中,涉及長三角等五個千萬千瓦級基地。
在海上風電建設進入快車道的背景下,清潔能源巨頭企業三峽集團開啓了年内第三個海上風電項目招標。招標公告顯示,本招標項目劃分為3個標段,本次招標為其中一標段「昌邑萊州灣一期(300MW)海上風電項目風力發電機組及塔筒設備採購」。
而上月,中廣核象山塗茨海上風機採購、華潤電力蒼南1#海上風機(含塔架)採購項目也分别開標,招標價格接近平價水平。
券商報告認為,目前風機招標價格的下跌進一步提升風電項目的經濟性,風電裝機降本帶來的項目收益率提升有望持續驅動裝機需求。源於更低的成本以及更好的產品結構,龍頭市場份額有望逐步提升。
風電能源競爭力不斷增強
隨著技術的進步,風電日益成為最具經濟性的能源之一,這為我國風電行業的快速增長奠定了基礎。
根據IRENA的統計,過去十年間中國陸上/海上風電的平均度電成本分别由2010年的0.071/0.178美元降至2020年的0.033/0.084美元,下降幅度為54%/53%。
業内人士透露,「十四五」期間,在我國高速風資源區,風電度電成本有望降低至0.1元,即使加上配置儲能的成本,仍然比煤電更具競爭力。
風機單機功率越大風電的度電成本越低,發電效率大幅提升。我國將持續推進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區加快規劃建設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引導行業持續降本增效。
中泰證券預計2021年中國風電新增裝機51GW,即使在2020年搶裝後,相較2019年仍有73%的裝機增長,風電需求持續樂觀。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m.iteamtexas.com/)
現代電視 (http://www.fin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