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看鋰電,應當首先看隔膜,此話怎講?
鋰電隔膜產品,外表形如廁紙,看不起來雖不起眼,但卻是鋰電四大材料中格局最清晰,前景最明朗的賽道——
若論毛利率,頭部隔膜企業毛利率在40%以上,正極在15%左右,負極和電解液在 30%左右;
若論行業集中度,以行業排名前三的市佔率CR3來衡量,隔膜的CR3佔比高達74%,電解液CR3佔比為62%,三元正極 CR3為34%、磷酸鐵鋰正極CR3為49%、負極CR3為56%。
若論二級市場,頭部隔膜企業恩捷股份的股價與市值均比正負極與電解液的頭部企業要高很多。
新能源汽車發展勢如破竹,新能源乘用車市場滲透率10月份已經達到18.2%,這直接帶動鋰電隔膜的產銷量,2020年中國鋰電隔膜出貨量37.2億平米,2021年上半年中國鋰電隔膜出貨量34.5億平方米,同比增長202%,第三季度的隔膜出貨量約20億平方米,遠超去年。
隔膜是一個很神奇的行業,2020年幹濕法隔膜行業前三的市佔率分别為73%、83%,高壁壘下馬太效應明顯,行業集中度較高、龍頭盈利能力強,「寡頭效應」明顯,恩捷股份算是帶頭大哥,其次是幹法隔膜龍頭星源材質(300568.SZ),這兩大巨頭在2021年「擴產軍備賽」上你追我趕,競爭異常激烈。
2020年星源材質在幹法隔膜市場的佔有率達24%,列幹法隔膜行業第一。而在濕法隔膜領域,公司市場佔有率為19%,遠落後於恩捷股份(002812.SZ)45%的市場佔有率。
11月24日,星源材質獲深股通增持10.69萬股,最新持股量為5600.33萬股,佔公司A股總股本的7.29%。近五日持股量數據如下所示:
主力資金突然「盯上」星源材質,與其近期的一係列向濕法隔膜的轉身動作有關。
2021年11月25日,星源材質的收盤價為44.83元/股,市值344.48億元,市盈(動)為149.20;恩捷股份收盤價為258.00元/股,市值2302億元,市盈(動)為103.58。
談及隔膜,大部分第一時間想到的是恩捷股份,但在5年前,當時人們第一時間想到的卻是星源材質。
殊不知,當下的隔膜老大恩捷股份其實是後來居上,星源材質才是國内隔膜行業的開山鼻祖。
01從貿易商到「膜法師」
中國第一卷隔膜的誕生,和一個叫陳秀峰的年輕人有直接關係。
大學畢業後,陳秀峰來到深圳闖蕩,做礦產出口的生意,賺到人生的第一桶金(30萬元)。
2003年的一天,有人找到陳秀峰,希望進口一種「白色塑料紙」——隔膜。來人告訴他,「這東西可以賣到十幾美金一平米。」打聽情況後,陳秀峰如獲至寶,很快就決定集中精力搞鋰離子電池隔膜進口。
無論是對於陳秀峰,還是中國的隔膜產業來說,這一天的意義都非比尋常。
當時國内隔膜完全依賴進口,價格非常高,隔膜成品每噸價格則高達300多萬元,而且國際主要廠家Asahi、Celgard等還設置了提前45天打款、不能用於軍事等各種限制。
陳秀峰被這巨大商機驚醒,決定將此前做貿易所賺資金,全部用於自主研發隔膜產品,星源材質成立之初亦是四處碰壁。
一開始陳秀峰找日本企業合作,但遭到拒絕,後來找到了四川大學高分子研究所進行合作。2006年公司掌握了濕法隔膜的製備技術,2007年公司又突破幹法隔膜製備關鍵技術。2009年3月,星源材質的隔膜產品才破土而出。
「到2006年我們掌握了濕法生產線技術,但濕法生產線投資很大,我們錢不多,所以就決定先上幹法。」陳秀峰說。
在選擇幹、濕兩種路徑的時候,星源材質選擇了前者,如果選擇了濕法,是不是就不會被後來的恩捷股份超越了呢?歷史不能重演。
濕法隔膜性能更好,用它做的鋰電池續航更長,但也更貴,投資成本也較高;幹法隔膜性能相對較差,幹法隔膜電池的續航比較短,但勝在工藝成熟,售價更便宜,投資成本也較低。
之前的鋰電池主要用於消費電子產品,幹法隔膜就夠用了,隔膜市場被幹法隔膜主宰;但後面汽車動力電池發展起來了,尤其是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有里程限制,於是濕法隔膜跟隨三元鋰電池市佔率一路暴漲,風口又轉向濕法隔膜。
這就是恩捷股份後來居上的原因所在,恩捷股份踩對了風口,如今的星源材質也是在朝著濕法隔膜猛發力,能不能追的上恩捷股份,也是值得期待的的一大看點。
不管怎樣,星源材質確實比恩捷股份先入場,是首家吃螃蟹的隔膜企業,打破了國内空白,其產品一經面市,便客源不斷,中航鋰電、比亞迪等知名電池企業均成為公司第一批客戶。2013年,公司產品批量出口LG化學等海外市場,又實現了中國鋰電池隔膜出口零的突破。
從決心進入隔膜行業,到生產出中國第一卷隔膜,陳秀峰一共花了5年時間,聽起來耗時不短,但事實上,這速度著實夠快。
02轉身之際,奮起直追
產能方面,星源材質預計2021年共擁有15億平基膜產能,其中6億平為幹法基膜,9億平為濕法基膜;預計2022-2023年隔膜總產能為19/30億平,規劃2025年總產能達60億平,產能釋放打開出貨空間。
而老對手恩捷股份2022年產能預計為70億平方米,依然有些差距。
為了搶奪濕法隔膜市場,追的上恩捷股份,這位幹法隔膜的開山鼻祖開始向濕法領域轉身了。
星源材質最近的《2021年度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募集說明書》顯示,向特定對象發行擬募資不超過60億元,其中的50億元用於高性能鋰離子電池濕法隔膜及塗覆隔膜(一期、二期)項目,該項目總投資額為75億元,項目建設期為5年,該項目可形成年產20億平方米高性能鋰離子電池濕法隔膜及塗覆隔膜的產能。
南通項目的擬投資總額100億元,分為三期,達產後其濕法隔膜和塗覆隔膜的年產能合計將達到30億平方米;
瑞典項目的總投資額為19.72億元,分為三期建設,達產後其濕法基膜年產能可達7億平方米,塗覆可達4.2億平方米,二者合計11.2億平方米。
這三大項目累計投資額度近195億元,均與濕法隔膜相關。
當然了,當下的恩捷股份為了進一步鞏固在濕法隔膜的龍頭地位,也沒閑著,也在忙著擴產。
11月22日晚,恩捷股份公告稱,擬定增募資不超過128億元,其中85億元用以建設重慶一二期、江蘇恩捷和蘇州捷力等隔膜項目;13億元用以建設江蘇睿捷鋁塑膜項目;另有30億元補充流動資金。募投項目共計六個,仍以隔膜為主,共涉及建設32億平方米隔膜、2億平方米塗覆膜。
11月上半旬,恩捷股份發佈公告稱,公司與寧德時代合作,雙方約定於中國境内共同投資設立一家有限責任公司作為平台公司,總投資額為80億元,主要投資幹法隔離膜及濕法隔離膜項目。
可以看出,恩捷股份也開始要蠶食幹法隔膜的市場了,星源材質守得住自家的疆土嗎?
在與下遊電池廠商的關係面來看,恩捷股份選擇了寧德時代,而星源材質也是已經在2020年向寧德時代供貨了,寧德時代很擅長扶持「老二」以增強自身的話語權,這倒是對星源材質來說是一次機遇。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隨著行業競爭日趨激烈,星源材質產品價格已處於低位。2018年-2020年及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鋰離子電池隔膜產品的銷售單價分别為2.48元/平方米、1.72元/平方米、1.26元/平方米以及1.45元/平方米,產品價格波動較大。
與此同時,星源材質池隔膜生產所需的主要原材料聚丙烯(PP)、聚乙烯(PE)成本明顯上升。雙重壓力下,公司毛利也在被壓縮,銷售毛利率由2016年的60.60%下滑至2020年的34.64%。今年前三季度,星源材質毛利率為36.00%,為同期歷史新低。
2018年至2020年,星源材質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别2.22億元、1.36億元、1.21億元,呈逐年下滑趨勢。公司表示,業績下滑是受到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退坡以及隔膜市場激烈競爭的影響。
2021年以來,受益於下遊鋰電池旺盛,星源材質業績大增。2021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3.14億元,同比增長115.20%,實現歸母淨利潤2.12億元,同比增長106.96%。
陳秀峰表示,「隔膜價格及毛利率下滑是大勢所趨,但公司主要生產中高端隔膜,具備較強的技術、研發實力,隔膜產品價格及毛利率下滑速度將低於同行。」
03風吹草動,獨董易位
康美藥業案後,A股上市公司獨董辭職潮愈演愈烈,星源材質也中槍了。
星源材質的兩位獨立董事楊勇、董事周啓超已經相繼提交辭呈。按照原計劃,楊勇、周啓超任期為2020年11月02日-2023年11月01日。
事實上,就在楊勇請辭公告披露前,星源材質曾發佈公告稱,擬為公司及全體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購買賠償限額為5000萬元/年的責任險,保費支出不超過30萬元/年。
星源材質表示,「公司為全體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購買責任險有利於完善公司風險管理體系,保障公司及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權益,促進相關責任人員更好地履行職責。」
而大額責任險並沒有挽留住楊勇。公開資料顯示,楊勇出生於1955年,為華中科技大學工學學士,曾任廈門大學副校長、華中科技大學校副校長。其於2020年11月2日任職星源材質獨立董事,2020年從公司獲得的稅前報酬總額為1.33萬元。
當日同時提出辭職的董事周啓超在上市公司任職經驗則較為豐富。據了解,周啓超先後在格林美(002340.SZ)、任子行(300311.SZ)、中順潔柔(002511.SZ)擔任董事、副總裁兼董事會秘書等職務。現仍任科士達(002518.SZ)獨立董事。
值得注意的是,與多數遭獨董請辭的上市公司不同的是,在楊勇、周啓超二人任職期間,星源材質股價和業績大幅上漲,自2020年11月以來公司股價累計漲超190%。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扣非淨利潤近2億元,創歷史最佳。
由此可見,星源材質的獨董離席並非是公司内患引起,不足為奇了。
產業上的動蕩依然是值得長期關注的點,當下的競爭格局是——你攻我的「濕」,我攻你的「幹」,「幹濕混戰」的局面已經拉開,恩捷股份最終能夠「幹濕」一統天下?還是「濕位」不保、反被星源材質所超?尚需靜觀其變。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m.iteamtexas.com/)
現代電視 (http://www.fin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