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新力金融(600318.SH)召開現場董事會,正式審議通過了《關於本次重大資產置換及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並募集配套資金暨關聯交易方案的議案》。
方案披露,新力金融擬以重大資產置換、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方式購,將金融業務置出上市公司,購買深圳市比克動力電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比克動力)75.62%的股權,並募集配套資金。
公開資料顯示,比克動力主營動力鋰電池制造,屬於時下最熱門的賽道。新力金融此番操作是要跨界,轉型新能源。
11月25日,新力金融復牌,股價一字板漲停,封單最高超45億元,目前市值51.63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新力金融自10月27日走強以來,短短的11個交易日,漲幅近40%,另外,在宣佈停牌的當晚,新力金融股價已提前漲停。
憋大招,騰籠換鳥
此次交易方案包括重大資產置換、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及募集配套資金三個部分。其中,上市公司重大資產置換、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互為條件、同步實施,如其中任何一項未獲得所需的批準,則此次交易其他項均不予實施。而募集配套資金則以重大資產置換、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成功實施為前提,但募集配套資金成功與否不影響重大資產置換、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實施。
具體來看,新力金融擬將其持有的融資擔保、小額貸款、典當和融資租賃等類金融業務的公司股權置出上市公司,包括安徽德潤融資租賃股份有限公司58.48%股權、安徽德信融資擔保有限公司100%股權、安徽德眾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67.50%股權、合肥德善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56.51%股權、安徽德合典當有限公司77.05%股權。
背後的承接主體為公司的控股股東安徽新力集團。通過資產置換,新力金融將目前多數業務,全部打包給控股股東。
募資方面,新力金融擬向不超過35名特定投資者以定增方式募集配套資金,募資總額不超過此次交易中擬以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交易價格的100%,且發行股份數量不超過此次交易中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後上市公司總股本的30%。
截至目前,上述交易涉及的審計、評估工作尚未完成,此次重組標的資產的交易價格尚未最終確定。新力金融預計,此次交易擬置出資產或擬置入資產的資產總額、資產淨額與交易價格的較高者、營業收入佔上市公司2020年度經審計的合並財務報表相關財務指標的比例均達到50%以上。此外,經協商,此次交易向交易對方發行股份的價格暫定為7.27元/股。
需要指出的是,本次交易並未改變公司控股股東和實控人。
比克動力,三度「委身」A股
比克動力雖未在A股上市,但該公司早已和A股有過各種「糾葛」。
2016年,長信科技曾以8億元增資比克動力,入股後持股比例為10%,估值為80億元;2018年3月~5月,中利集團對比克動力增持,以8.5億元分三次入股比克動力,累計獲得8.29%股權,據此測算,比克動力當時的估值約為102億元。
曾經的比克動力也算鋰電池領域的明星公司,伴隨著行業景氣度提升,前途無量。
不過好景不長,比克動力深陷眾泰汽車欠款泥潭。此事導致比克動力現金流壓力巨大,更連帶牽出了容百科技、新宙邦、杭可科技應收賬款危機,一時間深陷漩渦中心。
不僅如此,大客戶比克動力「爆雷」,容百科技和杭可科技兩家科創板公司在去年因招股書未充分信息披露,同時被證監會處罰。兩家公司還分别計提了應收賬款減值準備,影響了業績表現。
2021年以來,比克動力債務壓力已有所緩解,截至6月28日,容百科技對比克動力及鄭州比克電池有限公司總計2.08億元的逾期賬款通過現金回款、貨款相抵等方式實現全部收回。但是,由於目前仍有較大資本性支出及大額應收賬款回收的不確定性,比克動力經營資金仍較為緊張。
根據財報顯示,2019年、2020年及2021年前三季度,比克動力營業收入分别為13.83億元、15.64億元和16.9億元,淨利潤分别為-7.68億元、-10.02億元和-1706.22萬元。
除經營持續虧損外,比克動力還存在大量未決訴訟,涉及客戶、供應商及股東等,主要包括起訴客戶、因拖欠供應商貨款被起訴、因觸發股權回購及業績補償被股東起訴等,涉訴金額較大,存在潛在負債事項。一旦上述重大未決訴訟導致比克動力擔責或對被告難以追償,將會對其經營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不僅如此,比克動力控股股東、實控人因合同糾紛、增資糾紛和借款合同糾紛等事項涉及多項訴訟,且存在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或被限制高消費等情形。若其持有的擬置入資產因上述事項被法院強制執行,則將對比克動力資產經營產生不利影響,或導致控股股東、實控人無法完成此次交易相關的業績承諾及回購補償。
不管怎樣,公司依舊積極謀求破局。本次資產重組,算是比克動力第三次接觸A股。作為比克動力的新買家,新力金融的實力雖不及前幾次收購方,但對於目前的比克動力而言,似乎已經是很不錯的選擇了。
轉型鋰電池,能否逆襲?
10月23日,新力金融發佈2021年三季報,公司2021年1-9月實現營業收入3.05億元,同比下降14.3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888.46萬元,同比下降69.51%
在本次交易前,新力金融主要從事融資擔保、小額貸款、典當、融資租賃、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等業務,業績表現一直不甚理想。
若本次交易順利完成,該上市公司主營業務將轉變為鋰離子電池研發、生產及銷售,主要產品包括圓柱形電池、聚合物電池和方型電池等。
中汽協最新數據顯示,10月,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繼續維持歷史高位,為16.4%,新能源乘用車市場滲透率達到18.2%,逐步轉向市場驅動。寧德時代曾預計,到2035年中國電動汽車佔汽車總銷量的滲透率至少超50%。
新能源車的滲透率還在加速上漲,也帶動鋰電池的需求高增長。10 月我國動力電池產量為25.1GWh,同比增長155%,環比增長8.4%。
再加上儲能市場的爆發預期。不得不說,鋰電池雖短期競爭壓力較大,但屬於不可多得的、長坡厚雪的優質賽道。此時切入鋰電池賽道,如果運營得當,新力金融不排除能夠分得一杯羹,一改公司的業績頹勢。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m.iteamtexas.com/)
現代電視 (http://www.fin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