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川发龙蟒发布公告,公司与德阳―阿坝生态经济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于当日签订《投资协议》。根据协议,公司拟在德阿产业园区建设20万吨/年新能源材料项目,包括拟建设磷酸铁锂20万吨、磷酸铁20万吨生产线,及厂房、仓库、研发中心等配套设施,建设周期为2022年6月至2024年12月。
川发龙蟒还表示,由于本次签署的《投资协议》具有框架协议性质,涉及的投资金额尚未确定,后续双方将在正式投资协议中约定。
11月22日,川发龙蟒开盘急速拉升,收涨4.54%至14.73元/股,公司年内股价已飙涨1.5倍。
加速布局新能源材料
公开资料显示,川发龙蟒主营业务为磷化工业务,拥有从“磷矿—工业级磷酸一铵—磷酸铁—磷酸铁锂”产业链一体化优势。公司的主营业务产品分为工业级磷酸一铵、饲料级磷酸氢钙、肥料级磷酸一铵、复合肥等,主要原材料为磷矿石、硫磺、硫酸、液氨等。
据了解,工业级磷酸一铵已成为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磷酸铁的重要原料之一,而公司作为国内最大的工业级磷酸一铵企业,具备充分优势快速切入新能源领域。
2020年年报披露,公司工业级磷酸一铵的产能已达36.48万吨,同比增长52.57%,是全球产销量最大及国内出口销量最大的磷酸一铵生产企业。
其次,公司本身也拥有较为丰富的磷矿资源。截止2021年半年度,公司襄阳基地保康白竹磷矿年产100万吨磷矿矿山建设验收完毕,装置陆续投入运营,白竹磷矿产量将大幅提高,预计2023年达产;红星磷矿方面,每年仍可开采出约15万吨的磷矿石。
以此同时,公司还于2021年8月披露发行股份购买天瑞矿业100%股权预案,天瑞矿业收购完成后,公司将具备年产365万吨的磷矿生产能力。
伴随此次“磷酸铁锂-磷酸铁项目”规划落地,公司“左磷右锂”规模优势还将进一步凸显。
据悉,公司本次项目落地的德阿产业园区具有较为丰富的锂盐资源,其首批进驻园区的企业致远锂业,目前已有4万吨基础锂盐产能,其有助于与公司的磷酸铁锂产业链形成协同发展效应。
可以见得,在区域优势叠加工业级磷酸一铵、磷矿资源优势,公司的磷酸铁及磷酸铁锂有望在成本上提升竞争力,在夯实主业的基础上进一步向下游延伸产业链布局。
上市公司扎堆入局
11月19日,中银绒业也公告,公司拟与鑫锐恒及其股东崇欣信达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崇欣信达将其持有的鑫锐恒100%股权以0元的价格转让给上市公司。转让完成后由中银绒业对鑫锐恒进行实缴注册资本金5000万元,并计划以鑫锐恒作为投资主体投资建设年产8万吨锂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项目。
一天之内,先后两家企业宣布入局,其根本在于磷酸铁锂前景广阔。在动力电池领域,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连续多个月超过三元电池;在储能领域,国内市场储能电池几乎全部为磷酸铁锂电池。
在磷酸铁锂蓬勃需求下,相关磷酸铁锂项目也在不断上马。此前,云图控股发布进军磷酸铁的计划,投资建设年产35万吨电池级磷酸铁及相关配套项目,预计项目总投资额为45.95亿元。
钛白粉企业龙佰集团、中核钛白两家企业亦不约而同选择投建磷酸铁锂。其中,中核钛白早于今年2月份便投资121.08亿元建设年产50万吨磷酸铁锂项目。
近期,钴业龙头华友钴业公告,与兴发集团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在湖北宜昌合作投资磷矿采选、磷化工、湿法磷酸、磷酸铁及磷酸铁锂材料的一体化产业,建设50万吨/年磷酸铁、50万吨/年磷酸铁锂及相关配套项目。
除此外,还有德方纳米、富临精工、百川股份等上市公司入局扩张,磷酸铁锂市场显得异常火热。据不完全统计,年内至今已有不少于10家上市公司计划投资磷酸铁锂等新能源材料。
产能过剩之忧?
值得警惕的是,面对上市企业的大举入局,届时产能大规模释放会不会导致产能过剩呢?
据中金公司测算,预计2021年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新增需求为13.6万吨,预计新增有效产能为26.5万吨;预计2022年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新增需求为14.2万吨,当年新增有效产能为48万吨。
东吴证券也表示,2021年9月,中国磷酸铁锂的产能仅有41.8万吨,而在扩产之后,预计2022年可能会达到97.8万吨。
与此同时,从更直观的角度看,目前磷酸铁锂在装车量方面与三元材料不相上下,且以更快的速度增长。且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统计,1-9月,全国动力电池装车量累计92.06GWh,同比增长169.1%。其中,三元电池装车量共47.1GWh,同比上升99.5%;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累计44.8GWh,同比上升332%。
未来因供应与需求的不匹配,导致产能过剩的问题是否会真的成为可能?
对此,磷酸盐正极材料资深专家、天津斯科兰德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积刚曾表示,“短时间内可能过剩,但长远来看,动力电池的需求高增长,磷产能不会过剩。而动力电池成本下降有利于行业发展。”
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上市企业纷纷入局,磷酸铁锂行业的竞争势必加剧。面对这一行业变局,方正证券指出,在需求快速增长的背景下,新的企业不断加入,随着产能大规模集中投放,竞争会加剧,成本控制和产品迭代能力可能会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m.iteamtexas.com)
現代電視 (http://www.fin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