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動力電池帶頭大哥寧德時代的市值突破1.50萬億,產業上也是利好不斷,根據高工產業研究院(GGII)數據統計,2021前三季度國内新能源汽車銷量約182.6萬輛,同比增長46%;動力電池裝機量約82.42GWh,同比增長152%。
從裝機量電池類型來看,2021前三季度三元動力電池裝機量約47.67GWh,同比增長105%;磷酸鐵鋰動力電池裝機量約34.55GWh,同比增長274%。
值得一提的是,磷酸鐵鋰動力電池裝機量佔比由已經去年前三季度的28.2%提升至41.9%,步步緊逼三元動力電池,其實產量上磷酸鐵鋰電池已經反超三元高鎳電池。
市場上的車型已經逐漸傾向於磷酸鐵鋰電池,比亞迪汽車目前已經選擇全部產能規劃磷酸鐵鋰電池,特斯拉宣佈普通版的Model3與ModelY都會配備磷酸鐵鋰電池,小鵬的P7與G3車型也都已推出磷酸鐵鋰電池版本;蔚來汽車計劃2021年四季度採用磷酸鐵鋰離子電池;奔馳預計在2024年首先推出搭載磷酸鐵鋰電池的純電SUVEQB,2025年開始在下一代奔馳EQA與EQB中同時使用磷酸鐵鋰電池。
由於磷酸鐵鋰電池的成本優勢以及續航、充電等性能可以滿足車主使用要求,以及在儲能領域更具優勢,裝機量趕超三元高鎳電池的趨勢已經加劇,因此,磷酸鐵鋰電池的上遊材料概念股等還是值得關注的。
從裝機量應用領域來看,前三季度新能源乘用車領域裝機約73.69GWh,同比增長201%;新能源客車領域裝機約5.16GWh,同比下降19%;新能源專用車領域裝機約3.57GWh,同比增長93%。
從不同電池形狀來看,到企業層面,根據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披露的數據,2021年前三季度國内動力電池企業裝車量排行榜如下所示:
國内2021前三季度裝機量排行榜中,寧德時代以46.79GWh問鼎,佔比50.8%,意味著國内動力電池行業的半壁江山已經歸寧德時代掌舵,這也難怪其股價近期瘋漲。
放眼全球市場,寧德時代2021年前三季度的全球裝機量為60.9GWh,全球市佔率為30.9%,遠超位居第二的LG七個百分點。
寧德時代發佈2021年第三季度財報數據顯示,前三季度營收733.62億元,同比增長132.73%,歸母淨利潤77.51億元,同比增長130.9%,毛利率和淨利率較上半年水平穩中有升,分别為27.51%和12.47%。第三季度單季實現營收292.87億元,同比增長130.73%,環比增長17.58%;實現歸母淨利潤32.67億元,同比增長130.16%,環比增長29.18%,毛利率為27.90%,環比上升0.66pct,淨利率為13.04%,環比上升1.07pct,盈利能力改善。
儘管已經是領頭羊的位置,然而寧德時代擴張的步伐從未停歇,這頭雄獅一直在狂奔。
寧德時代之前募資582億元的計劃就是為了進一步的提升產能,用於鋰電池及儲能係統的產能擴建,其中419億元計劃用於總計137GWh動力、儲能電池與30GWh儲能電櫃項目。
券商預計,2021年底寧德時代產能將達到約200GWh,本次新增137GWh項目預計將在未來2-3年内逐步落地,2022年底獨資產能將達到320GWh,2025年有望超過600GWh。
對一家動力電池概念股來說,其股價與產能息息相關,得益於全球龍頭地位與未來佈局的產能計劃,寧德時代的市值目前已經突破1.50萬億,股價已經突破600元大關,能否在年底之前闖進700元大關,值得期待。
國内裝機量排行榜位居第二的是比亞迪,前三季度的國内裝機量為14.73GWh,國内市佔率為16%,與第一的寧德時代有些望塵莫及了,當然,比亞迪的主營業務畢竟還是新能源汽車為主,拿電池去比較確實有點冤。
在動力電池全球裝機量排行榜,比亞迪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的,前三季度以15.4GWh全球排名第四。
比亞迪2021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收1451.92億元,同比+38.25%;歸母淨利24.43億元,同比-28.43%;扣非後歸母淨利8.86億元,同比-64.45%。其中,第三季度單季度實現營收543.07億元,環比增長8.85%,歸母淨利12.70億元,環比增長35.68%,扣非後歸母淨利5.18億元,環比增長15.11%。
在二級市場上,比亞迪的表現與寧德時代一樣比較搶眼,比亞迪近期的股價已經突破300元大關,市值也在向萬億目標衝刺。
需要指出的是,比亞迪的估值路徑還是根據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車載半導體等綜合方面比較合理,這或許也是其股價近期大漲的原因。
目前比亞迪在深圳、青海、西安、惠州、長沙、蚌埠等生產基地已經佈局有78GWh的動力電池產能,且產量正在快速爬坡中;同時,比亞迪在以整車制造為主的廣東深圳工廠也佈局有6GWh動力電池產能;另外比亞迪子公司重慶弗迪鋰電池有限公司還計劃新增25GWh的動力電池產能,這三項累加起來就是109GWh,雖然跟寧德時代200GWh的產能計劃相比矮了一截,但其重頭戲還是在新能源汽車,因此,關注比亞迪的讀者重心放在新能源汽車產銷量方面更具合理性。
國内裝機量排行榜位居第三的是中航鋰電,全球排名第七,中航鋰電2021前三季度的國内裝機量為5.64GWh,國内市佔率為6.1%,與前兩名的差距也是挺大的,不過作為一家非上市公司能夠險勝國軒高科,也著實不易。
在產能擴張方面,中航鋰電卯足幹勁,2020年產能為16GWh,中航鋰電董事長劉靜瑜表示2021年公司建設產能預計達到100GWh以上,預計在22-23年新增規劃產能178GWh,擴張倍數為20年產能的11.13倍,預計投入資金超過500億元。
雖然遭遇了寧德時代的專利侵權投訴這一突發的幺蛾子事件,中航鋰電還是穩紮穩打的一路走來。在2021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上,中航鋰電發佈了全新設計技術產品——One-Stop Bettery,採用該項技術的產品,鐵鋰支持700km續航、三元支持1000km續航,預計將於2022年6月面市,可見中航鋰電在技術方面還是有一定的創新之處的。
中航鋰電已完成IPO前的最後一輪融資,得到120億元股權融資,股東方面,天眼查信息顯示,目前中航鋰電的第一大股東為常州金沙科技投資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約為21.01%,該公司屬於常州市金壇政府,這意味著中航鋰電與國軒高科一樣都是國家隊陣營。
業績方面,成飛集成則是中航鋰電的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約為12.60%;2020年12月,小米長江產業基金投資了中航鋰電。
根據成飛集成年報顯示,2020年,中航鋰電營收達26.7億元,淨利潤為1.3億元。
國内裝機量排行榜位居第五的是國軒高科,全球排名第八,國軒高科2021前三季度裝機量達到4.72GWh,從全球裝機量份額看,2021年前9個月,國軒高科市佔率從去年同期的1.6%上漲至2.8%,電池裝機量達到5.6GWh,同比增長300%。
業績方面,國軒高科2021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收57.25億元,同比增長40.4%;歸母淨利潤6783.05萬元,同比下降20.45%。
前三季度,國軒高科毛利率從去年同期25.4%至18.3%;其中第三季度毛利率15.71%,環比下降1.27%。
國軒高科10月25日在投資者互動平台表示,截至2020年底,公司共計擁有28GWh的動力電池產能。2021年8月,國軒高科在宜春投資10萬噸建設的碳酸鋰項目啓動,一期計劃於2022年底建成投產,預計將於今年四季度小批量投產。
由於處於動力電池的第二梯隊,國軒高科在二級市場的表現則不如寧德時代、比亞迪,2021年11月1日國軒高科的收盤價為59.00元/股,市值約為756億元。
未來一段時間,動力電池市場的兩大看點值得關注:一方面是兩大巨頭寧德時代與比亞迪圍繞著磷酸鐵鋰與三元鋰電、以及儲能電池領域的競爭將會更加激烈;另一方面是動力電池第二梯隊的陣營中企業正處於快速擴張發展期,誰將成為第二梯隊的龍頭?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m.iteamtexas.com/)
現代電視 (http://www.fin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