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國科微(300672.SZ)公佈靓麗的業績,公司前三季度營收18.76億元,同比增長398.75%;前三季度淨利潤1.81億元,同比增長11918.10%。其中,第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24億元,同比增長404.7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92億元,同比增長783.27%。
10月22日,國科微直接縮量一字漲停,幅度20%,封單量超11億元。
國科微走勢的超預期,也激活整個半導體板塊的情緒,個股紛紛反彈。截至發稿,廣信材料漲停20%,北京君正大漲10%,江化微漲停10%,彤程新材漲停10%,南大光電漲8.51%。
業績的增長,或與長江存儲有關
根據國科微對外公開所呈現的信息,國科微的主要產品包括固態存儲控制芯片、智能視頻監控芯片、廣播電視系列芯片,其中固態存儲業務發展最快且佔比最高。
公司的業績增長,來源於固態存儲芯片的銷量增長。
公司自研的固態存儲控制器GK2302系列芯片已實現多個版本的開發;該系列芯片通過國測和國密的雙重認證,並已實現大規模量產。公司新一代固態存儲控制器芯片GK2302 V200目前也已量產,基於該芯片的產品也已於2021年正式上市。
背後的主要因素或與長江存儲產能持續釋放有關。長江存儲是我國最大的NAND芯片廠商,國科微的固態存儲控制芯片與NAND芯片適配後就組成了完整的固態硬盤產品。
中信證券報告指出,長江存儲一期項目於2019年產能達到2萬片/月,2020年擴產至5萬片/月以上水平,預計一期項目未來將達到10萬片/月產能,另外二期土建已於2020年6月開工,兩期產能規劃共30萬片/月。
2020年5月,國科微宣佈與長江存儲簽署長期供貨協議,國科微將向長江存儲批量採購NAND芯片,同時國科微還發佈了固態硬盤311C-Y,搭載了國科微制器芯片GK2302和長江存儲64層 3D NAND芯片,該硬盤在2020年6月規模上市。
芯片的產能緊缺
另一方面,業績暴漲和芯片供需缺口有一定關係。
公司的產品涵蓋了視頻編解碼芯片。2021年以來,全球芯片供應延續了去年產能緊缺的態勢,前端視頻採集主控芯片同樣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同時,前三季度芯片產業下遊的需求持續保持旺盛,形成供需不平衡的局面,公司積極響應下遊客戶的新的行業需求,報告期内推出多顆視頻採集芯片,持續進行產品叠代升級。
事實上,不光國科微業績出挑。近期,多家A股半導體三季度業績預期高增長。封測龍頭通富微電、華天科技預計前三季度歸母淨利分别同比上漲159.73%-175.01%和126%-134%;聖邦股份預計前三季度實現淨利潤4.24-4.60億元,同比增長105.03%-122.35%。
產能緊缺的背景之下,部分半導體產商明顯受益於漲價行情。
市場調研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表示,從2020年至今年二季度,成熟節點的晶圓價格已上漲25-40%,到2022年可能還會再上漲10-20%。
10月14日,在三季度業績分析會上,台積電CEO魏哲家再次重申,半導體產能緊張狀態將持續2022全年。由於手機、PC等終端存貨水平在今年下半年開始提高,供應鏈將在較長時間内維持高庫存狀態。雖然手機、PC等電子設備的出貨增速放緩,但這些設備的矽含量在提升。
當地時間10月21日,英特爾CEO Pat Gelsinger在三季度財報會上表示,預計芯片緊缺問題將會至少持續至2023年。
結語
今年以來,國科微股價漲幅已達211%之多,在半導體板塊中比較靠前。不過,從國科微早前的信息披露來看,包括持有公司11.9%的芯途投資及部分董事、高管在股價上漲之時選擇賣出套現。
另外,大基金也在減持。國科微10月13日公告稱,持股5%以上的股東「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近期持股比例累計變動超過1%,累計減持公司股份183.18萬股,減持比例約1.02%。
與之相反的是,不少牛散選擇繼續抱團。根據公司三季報的前十大流通股東的增減持信息來看,趙建平、趙吉選擇了繼續鎖倉;賀光平、賀樸等牛散則選擇繼續加倉,而這兩人的部分持倉還使用了信用擔保賬戶。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m.iteamtexas.com/)
現代電視 (http://www.fin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