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業軟件專題係列文章中,筆者曾分析過國内EDA龍頭華大九天以及其他兩家EDA企業概倫電子、廣立微的基本面情況,這三家企業已在加快推進上市進程中。除此之外,A股已經上市的工業軟件的股票有哪些比較突出?
本文為工業軟件專題的第五篇文章,寫寫在2020年底上市的科創板次新股中控技術(688777.SH),該股在近兩月以來接受了近300家機構調研。公司的主營更偏向於智能制造、工業自動化的概念,和本係列之前的幾家主打EDA產品的公司稍有不同。該股中報業績大增,但近期卻有多位投資者在上證e互動平台對公司表達不滿,這是為什麽?
頻繁被機構關注
公司自去年底上市以來,頻繁被機構調研,特别是近兩月以來,參與調研的機構總數近300家,離本文成稿時間最近的一次調研是9月23日,分别有1家券商與1家公募基金公司參與了公司調研。
公司有何魅力被機構頻繁關注?他的核心產品競爭力如何?業績如何?
核心產品DCS連續十年市佔率第一
據公司簡介,浙江中控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9年,始終秉承「讓工作與生活更輕松」的使命,致力於面向以流程工業為主的工業企業提供以自動化控制係統為核心,涵蓋工業軟件、自動化儀表及運維服務的智能制造產品及解決方案,賦能用戶提升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水平,實現工業生產自動化、數字化和智能化管理。
公司主要產品包括:集散控制係統(DCS)、安全儀表係統(SIS)、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LC)、回路評估與整定(PID)、高級報警管理(AAS)、先進控制與優化軟件(APC)、實時優化軟件(RTO)、實時數據庫(RTDB)、仿真培訓係統(OTS)、安全栅、壓力變送器、智能控制閥等,主要應用於化工、石化、電力、制藥、冶金、建材、造紙等流程工業領域。
經過20餘年的發展,公司的產品、解決方案和服務在超過兩萬多家工業用戶現場均有實踐應用,已成為國内流程工業自動化行業技術領先的自主創新型企業,並持續發力海外市場,與哈薩克斯坦石化工業KPI公司、泰國Indorama公司、巴基斯坦Chiniot、印度私營工業集團Reliance等國際企業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並在2020年與沙特阿美簽署諒解備忘錄,是公司國際化戰略以及打造高端路線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
信達證券評價道:公司以控制係統(DCS+SIS+PLC)為基石,向下發展自動化儀表係統打造「工業觸手」,向上發展工業軟件打造「工業智慧大腦」,「一體兩翼」打造增長新曲線。
工業軟件作為工業生產係統的「智慧大腦」,負責進行生產決策和資源調控,控制係統作為工業生產的「神經中樞」,負責進行全局的信息交互和協調,安全儀表係統與各類智能化零部件作為「工業觸手」,負責採集離散的多點數據並精準地執行由工業軟件傳達的相應操作,各業務之間具備明顯協同效應,使得公司由工業自動化產品供應商逐漸發展為流程工業智能制造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為公司長遠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工業自動化是指將自動化技術運用在機械工業制造環節中,實現自動加工和連續生產,提高機械生產效率和質量,釋放生產力的作業手段。
近十年以來,我國工業自動化行業逐步呈現快速增長,根據工控網《2020中國工業自動化市場白皮書》,2019年度中國自動化市場規模達到1,865億元,較2018年度同比增長1.8%。
工業自動化下遊客戶主要以工業企業,特别是制造業企業為主。2019年,工業投資同比增長4.3%,工業技術改造投資增長9.8%。目前國家去產能、調結構政策的逐漸完成,工業自動化市場持續回暖;傳統工業技術改造、工廠自動化、企業信息化需要大量的工業自動化係統;傳統行業外,新興行業如物流、生物制藥、3D打印等行業增速加快,會給自動化產品帶來新的增長點。工控網預測,2020-2022年中國自動化市場將保持6%左右的年均復合增長率。
公司主營的智能制造產品及解決方案涵蓋了自動化控制係統、工業軟件和自動化儀表等產品。據公司今年中報援引睿工業統計數據,公司核心產品集散控制係統(DCS)在國内的市場佔有率達到了28.5%,連續十年蟬聯國内DCS市場佔有率第一名,其中在化工領域的市場佔有率達到44.2%,在石化領域的市場佔有率達到34%,在可靠性、穩定性、可用性等方面均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根據ARC統計,2020年度,公司核心產品安全儀表係統(SIS)國内市場佔有率22.4%,排名第二;核心工業軟件產品先進過程控制軟件(APC)國内市場佔有率27%,排名第一。
到2020年底,公司已形成了以實時數據庫(RTDB)為基礎、先進過程控制(APC)、制造執行係統(MES)和仿真培訓軟件(OTS)為主體的四大類軟件產品體係,完成包括設備管理、能源管理、生產管控、供應鏈管理、質量管理、安全管理等各領域共計196個APP應用開發。
業績大幅增長
公司於8月24日披露今年中報,公司2021年上半年營業收入183,291.15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51.27%;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1,141.12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52.83%;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為15,705.49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7.35%,主要係石化、化工等流程行業用戶對自動化、數字化需求的持續增長,公司2021年上半年在工業自動化及智能制造解決方案等業務保持增長趨勢,實現公司業績增長所致。
公司2021年上半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35,207.71萬元,較上年同期下降354.86%,主要係公司業務規模擴大,對外採購存貨增加所致。
公司2021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為0.43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8.71%;稀釋每股收益0.42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5.48%;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基本每股收益0.32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3.33%,主要係公司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較去年同期增加所致。
無論是從營收增速還是從歸母淨利潤增速來看,今年上半年公司業績都較為亮眼(見下圖)。
智能制造解決方案目前依舊是公司的核心業務,此外公司整體業務矩陣進一步豐富,各項業務間持續形成有機聯動。2021年H1智能制造解決方案業務同比增長60.54%,遠超自動化儀表(17.42%)與工業軟件及服務(-12.90%)增速,收入規模佔2020H1總體收入規模的78.52%。此外公司的自動化儀表/S2B平台業務/工業軟件及服務業務收入規模分别佔2020H1總體收入規模的9.92%/4.53%/4.42%,分别在公司的主營業務收入佔比中位列第二/三/四位。下圖柱狀體的藍色部分為智能制造解決方案,可以看到該業務佔了公司主營業務的大部分比例。
公司比較重視研發。2016-2020年研發費用由1.66億增長至3.62億元,研發費用率穩定在10%以上。從今年中報公佈的研發人員情況來看,研發人員數量佔比為30.65%,本科及以上學歷人員佔比超八成,且大部分都是35歲以下的年輕人員構成,充滿朝氣。
在持續的高研發投入之下,公司也取得了一係列研發成果:
在研發項目方面:公司近年來主持和參與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工業強基、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工程、浙江省重點科技專項等多項國家級、省級科研計劃項目。
在專利方面: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已擁有專利361項,其中發明專利228項、實用新型專利112項、外觀設計專利21項,計算機軟件著作權459項,其中2021年1-6月,公司新增獲得專利49項(其中發明專利38項),新增已登記的軟件著作權34項。
股價和業績不匹配
不過,在業績大幅增長,公司快速發展的良好基本面下,公司股價卻持續下跌,筆者查詢上證e互動平台,發現有多位投資者在近期對公司股價持續下跌表達了不滿。比如有投資者詢問公司,公司是否存在未披露的利空消息,導致股價持續下跌?公司回答表示生產經營一切正常,不存在未披露的利空消息。
筆者根據2021中報公佈的十大流通股東發現,有多只基金新進及增持,其中不乏知名投資機構的身影,比如摩根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及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等國内知名機構。
但若從股價走勢來看,公司上市不到一年時間(筆者按:2020年11月上市),股價已跌破發行價,特别是剛剛過去的9月份堪稱「災難」,20個交易日一共有15根陰線,只有5根陽線,難怪投資者在互動平台對公司表達不滿。
公司是國内工業軟件、智能制造的龍頭之一,但股價卻和業績不匹配,這在A股市場上其實也不算獨一份。筆者在10月08日的文章《前三季淨利增7倍的京東方A,為何股價還在下跌?》中,談了京東方A的基本面情況。其實京東方A也是業績向好,但股價卻持續低迷。中控技術的股價目前也是如此,和業績增長並不匹配。未來何時股價能和基本面同向增長?估計已經買了該股的投資者會期盼是「明天」吧。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m.iteamtexas.com/)
現代電視 (http://www.fin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