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發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郭磊發出報告,按照“美林時鐘”,我們應該在衰退期持有債券,復蘇期持有股票,過熱期持有商品,滯脹期持有現金。但實際上的資產表現往往提前半個身位,股票最好的階段一般是“衰退後期”到“復蘇前期”。前一階段是政策穩增長,流動性充裕;後一階段是經濟企穩,盈利修復。
報告摘要如下:
第一,按照“美林時鐘”,我們應該在衰退期持有債券,復蘇期持有股票,過熱期持有商品,滯脹期持有現金。但實際上的資產表現往往提前半個身位,股票最好的階段一般是“衰退後期”到“復蘇前期”。前一階段是政策穩增長,流動性充裕;後一階段是經濟企穩,盈利修復。
第二,經濟目前處於什麽階段?本輪經濟自三季度開始初步放緩,短期影響因素包括疫情、雙減、雙控等供給約束;同時需求端也有一個重要的邊際變化是地產銷售中樞下台階,8月起30城日均地產成交降至40萬方左右。外需仍保持強勢,一季度、二季度、7-8月兩年平均增速均值分別為14.4%、14.3%、14.9%;但根據我們一再指出的出口周期持平於PPI周期的經驗規律,明年上半年出口將會存在回落壓力。簡單來看,經濟將分兩階段放緩,目前短周期經濟處於美林時鐘意義上的“衰退前期”。
第三,歷史上的“衰退前期”一般會出現權益資產的“砸坑式”調整,以反映未來盈利增速的下修。但這個三季度股票市場基本維持震蕩特征。我們理解主要與三個因素有關,一是股市前期表現沒有顯著背離基本面。2021年前8個月工業企業累計利潤兩年平均增速為19.5%,而同期Wind全A指數兩年平均增長19.4%;二是政策在三季度啟動了不同於以往周期的“跨周期調節”,比如7月初的超預期降準;三是三季度的供給擾動也帶來了不同於正常需求規律的節奏,後續隨疫情脈沖的減退、運動式減碳的修正,消費和部分工業部門可能環比有一個小企穩,市場對經濟的預期不是單邊;四是供給收縮導致上遊價格上漲,南華能化指數三季度環比漲幅達27.6%,PPI線索映射下市場一度出現較集中的機會。從某種意義上說,本輪相當於一個平滑版的“衰退前期”。
第四,美林時鐘意義上“衰退後期”的出現則需要政策更典型的穩增長,它會帶來經濟和企業盈利的企穩預期。7月底政治局會議對經濟的定調是“持續穩定恢復,穩中向好”疊加“不穩固、不均衡”,並未布局典型的穩增長。我們估計12月的政治局會議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會做出更全面的部署。2022年上半年的政策空間包括前置的、更為積極的財政政策;長租房投資;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出台後的“雙碳”相關投資,以及系統性的促進新能源汽車等耐用消費品消費舉措。
第五,在這一框架外,還有一些不完全可預測但可能深度影響風險偏好的重要的宏觀線索,實際上我們相信這些因素已經按照概率加權反映在目前定價中。一是全球疫情的走勢,目前處於全球第四波疫情的回落期,口服藥的出現又進一步影響全球預期;二是中美經貿關系可能存在的改善空間,外交部指出中美雙方同意采取行動,共同努力推動中美關系重回健康穩定發展的正確軌道。
第六,主要風險因素是美元指數所代表的全球流動性擾動,下半年美元指數從90震蕩上行至94附近。2020年以來權益市場與美元指數的負相關性相對較高。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m.iteamtexas.com/)
現代電視 (http://www.fin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