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電力板塊強勢掀起漲停潮。板塊内,大連熱電(600719. SH)、通寶能源(600780. SH)、華能水電(600025.SH)節能風電(601016.SH)、新中港(605162.SH)、深南電A(000037. SZ)等近20股漲停;江蘇新能(603693.SH)、嘉澤新能(601619.SH)、三峽水利(600116.SH)等跟漲。
同花順數據顯示,9月以來電力板塊大漲逾26%;9月30日,電力板塊指數上漲4.57%。
消息面上,9月29日,國家發改委表示,要按價格政策合理疏導發電成本。指導各地切實組織好電力市場交易,嚴格落實燃煤發電「基準價+上下浮動」的市場化價格機制,讓更多電量進入市場交易,不得對市場價格在合理範圍内的正常浮動進行不當幹預,讓價格合理反映電力供需和成本變化。
01發電趕不上用電?
近期,「拉閘限電」成為熱議的話題。
進入2021年,我國經濟延續穩步恢復態勢,工業生產恢復較快,用電量較去年同期有明顯增長。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1年1-8月,全國全社會用電量為5470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3.8%;全國供電量為5389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1.3%。
中金公司指出,今年前8月我國用電量增幅大於發電量增幅2.5%,已達2003年以來增速差的最大值,供電趨緊。
值得注意的是,在電力供給上,我國發電主要以火力發電和水力發電為主,前者佔總發電量71.8%,後者佔總發電14.1%。而備受市場關注的風力、太陽能等清潔能源發電合計佔比14.1%,尚未成為主流。
因此,在電力緊張的背景下,火力發電成為了彌補電力缺口的主力軍,而煤價是影響發電企業發電成本的重要因素。
02煤炭供需偏緊
近期,動力煤(主要用於發電)價格持續上漲,動力煤期現貨價格已突破千元大關,創歷史新高。
在需求端,國内生產恢復,用電需求的增長。而在供給端,過去幾年煤炭實行去庫存,庫存量持續下降,再疊加東北地區開始冬儲,煤炭的一點點增量也被消耗殆儘。
在進口方面,由於印尼等國供應不足疊加海運費高漲,進口煤受制於高成本也難以放量......在多種因素共同作用下,出現了煤炭緊缺價格上漲。
而煤炭價格上漲,使得電力企業運營成本上升,發電企業生產積極性不高。此外,多個省份因上半年能耗超標嚴重,急需在下半年完成「能耗雙控」目標,而選擇主動限電,進一步加劇了電力供需的失衡。
當前電力缺口明顯,但電力企業卻面臨著「越發電越虧順」的局面,這背後的邏輯便與煤炭息息相關。
信達證券研報指出,在煤價持續走高的背景下,火電企業面臨虧損,積極性受到極大的影響,補充煤炭庫存的能力也受到制約。
03各地發佈調整電價方案
針對電價,目前已有多地發佈改革方案。湖南發改委發佈通知,提出當廠標煤單價高於1300元,每上漲50元/噸,燃煤火電交易價格上限上浮1.5分/千瓦時。
安徽省能源局發佈通知,執行直接交易價格上浮機制,煤電直接交易價格在基準電價(0.3844元/千瓦時)的基礎上可上浮不超過10%。
内蒙古發改委發佈蒙西電力交易市場保底電價徵求意見稿,其中提到保底電價為目錄電價的1.8倍。此前,寧夏也曾發佈允許電力價格上浮的相關通知。
天風證券認為,未來電力資源將更好地回歸商品屬性,電價上漲趨勢明確,電力運營商價值重塑。
安信證券表示,碳中和依舊是核心主線。能耗雙控加碼、缺電背後實則指向了同一個核心問題:能源結構中清潔能源佔比尚不足,新能源發電體系(光伏、風電、儲能、電網配套、新能源運營)將持續完善和大力推進。
中信證券認為,隨著電價上漲預期不斷催化、還原電力商品屬性得到政策支持,新能源發展提速且收益率可觀、新能源利潤在龍頭公司佔比普遍快速提升帶動估值體系切換,板塊有望進入全面受益期,電力全面配置時點已經到來。
作者 瓶子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m.iteamtexas.com/)
現代電視 (http://www.fin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