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繼上交所、深交所之後,我國證券市場將迎來第三大證券交易所——北京證券交易所(下稱「北交所」)。
9月2日,中國證監會官網發佈要聞稱:堅持錯位發展、突出特色建設北京證券交易所,更好的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要聞中還指,證監會將進一步深化新三板改革,以現有的新三板精選層為基礎組建北京證券交易所,進一步提升服務中小企業的能力,打造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
在證監會要聞中,就北交所建設給出指引。證監會表示,建設北京證券交易所的主要思路是,嚴格遵循《證券法》,按照分步實施、循序漸進的原則,總體平移精選層各項基礎制度,堅持北京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由創新層公司產生,維持新三板基礎層、創新層與北京證券交易所「層層遞進」的市場結構,同步試點證券發行注冊制。
9月3日,受北交所設立利好刺激,新三板成指漲幅為2.69%,三板龍頭指數漲幅為4.29%。
據WIND數據顯示,9月3日新三板共有成交家數1,022家,較上一日的742家,增幅達37.7%;成交股數為3.62億股,較上一日的1.269億股,增幅為185.3%;成交金額為35.53億元,較上一日的11.26億元,增幅為215.5%。
除此之外,精選層中66家掛牌企業上漲的有58家上漲。其中,19家漲幅超10%,最高漲幅是五新隧裝,單日漲幅達30%。
實際上,新三板並非只有精選層66家企業。按市場層級及制度劃分,新三板共有三層交易層級,即「基礎層-創新層-精選層」。除此之外,在擬北交所設立之前,精選層已經進入一係列改革,並取得不俗的成績。
新三板發展現狀:掛牌企業7,304家,市值近2萬億
截至目前,新三板掛牌公司共有7,304家,其中精選層66家,創新層1,250家,基礎層5,988家,掛牌公司總市值近2萬億元。
總股本方面,新三板總股本為4,854億股,其中精選層108.44億股,約佔新三板總股本的2.23%;創新層1,295.63億股,約佔新三板總股本的26.7%;基礎層為3,450.2億股,約佔新三板總股本的71.07%。
按照所處層級掛牌企業換算,精選層66家企業平均總股本為1.643億股/家;創新層1,250家企業平均總股本為1.036億股/家;基礎層5,988家企業平均總股本為0.576億股/家。如此可見,新三板基礎層掛牌企業雖多,但每家掛牌企業的平均總股本要弱於創新層及精選層。
流通股本方面亦是如此,精選層流通盤要優於創新層及基礎層。截至目前,新三板總流通股本為2,966億股,約佔總股本的61.1%。其中,精選層流通股本為50.56億股,每家掛牌企業平均流通股本為0.766億股;創新層流通股本為766.46億股,每家掛牌企業平均流通股本為0.613億股;基礎層流通股本為2,149.36億股,每家掛牌企業平均流通股本為0.359億股。
新三板「鼎盛時期」:掛牌企業達11645家
與滬深兩市上市企業逐日遞增的態勢不同,新三板目前掛牌企業是呈現遞減態勢的。
新三板自2013年正式運營以來,通過不斷的改革探索,已發展成為資本市場服務中小企業的重要平台,掛牌企業逐年攀升。尤其是在2017年,A股上市公司「聯姻」新三板企業湧現,並購熱潮一浪高過一浪。疊加部分新三板企業「借殼」到主板市場上市成功,掀起了一波新三板掛牌熱。
據WIND數據顯示,掛牌企業從2016年不足萬家,直接飙升至2017年11月的高點的11,645家。然而,來也匆匆去也匆匆。2018年隨著二級市場投資情緒低迷及新三板流動性不足的問題凸顯,導致大部分企業雖然掛牌,但是始終無法完成融資以及實現股權流通。疊加監管的收緊,新三板市場迅速轉入降溫期,「退市潮」接踵而至。
據WIND數據顯示,新三板退市企業(包括退市轉板)從2016年56家飙升至2018年1,517家,再到2019年的退市頂峰的1,987家。持續兩年的退市在2020年得到冷卻,2020年全年選擇退市的企業縮減至903家。
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9月3日,新三板至今共有6,177家企業退市。其中因生產經營調整和其他不符合掛牌的情行企業佔比最多,分别為2,776家及2,063家。而轉板上市的企業有555家。
北交所設立前夕:精選層已經進行一係列改革
為了激活整個新三板生態結構的正循環,把轉板上市投資策略完成一個全過程,並為特精專新企業更好融資、民營中小企業的成長提供實質性幫助。2019年以來,新三板轉板迎來全面提速。2019年12月修訂,2020年頒佈的新《證券法》規定,新三板作為目前唯一一家國務院批準的其他全國性證券交易場所,與證券交易所具有相同的法律地位。此外,證監會還推出了設立精選層、建立公開發行制度、引入連續競價和轉板機制等一係列改革舉措,激發了市場活力,取得了積極成效。
據了解,首批32家精選層企業掛牌滿1年,部分企業已具備轉板上市的基礎條件,觀典防務和翰博高新8月11日和13日晚間分别發佈公告稱,將召開董事會討論分别申報科創板和創業板。
在此次有關設立北交所的要聞中,證監會對此還表示「精選層設立一年多來,總體運行平穩,各項制度創新初步經受住了市場考驗,吸引了一批「小而美」的優質中小企業掛牌交易,為進一步深化改革、設立證券交易所打下了堅實的企業基礎、市場基礎和制度基礎。」
截至9月2日,精選層由2020年7月32家企業增至66家。其中,來自資本貨物、軟件與服務、材料、制藥、生物科技與生命科學四大創新領域的企業最多,分别為16家、8家、10家及8家。
從營收來看,據WIND數據顯示,2020年66家精選層企業的平均營收為6.68億元。其中,穎泰生物營收最大,達62.25億元,其次是貝瑞特、同力股份。而營收最小的為諾思蘭德,營收為0.41億元。
從歸母淨利潤來看,精選層66家企業2020年平均淨利潤為0.75億元。其中,歸母最大為貝瑞特的4.95億元,其次是連城數控、同力股份及穎泰生物。歸母淨利潤排名末尾的同樣是諾思蘭德,虧損0.25億元。值得一提的是,諾思蘭德精選層66家企業中唯一一家出現淨利虧損的企業。
截至2021年9月3日,精選層66家總市值為1,978億元。其中市值最高的貝特瑞,市值為484.4億元,約佔整個精選層總市值的24.5%,最小的市值為殷圖網聯,市值為4.46億元。估值方面,精選層66家平均市盈率為29.97倍,市淨率為3.75倍。
北交所設立:誰最受益?
以現有的新三板精選層為基礎組建北交所,倘若繼續沿用新三板的自然人投資者開通權限。那麽,未來利好的受益者並非普通投資者,而是作為上市中介機構的券商。
具體而言,據證監會官網顯示,對於自然人投資者,在申請權限開通前10個交易日,精選層、創新層、基礎層分别要求本人名下證券賬戶和資金賬戶内的資產日均不得低於100萬元、150萬元、200萬元(不含該投資者通過融資融券融入的資金和證券)。另外,自然人投資者還需要有投資經歷、工作經歷或者任職經歷。具體為具有2年以上證券、基金、期貨投資經歷,或者具有2年以上金融產品設計、投資、風險管理及相關工作經歷,或者具有《證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第八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證券公司、期貨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商業銀行、保險公司、信託公司、財務公司,以及經行業協會備案或者登記的證券公司子公司、期貨公司子公司、私募基金管理人等金融機構的高級管理人員任職經歷。以上投資經驗、工作經歷或者任職經歷滿足任何一種即可。如此看來,新三板的投資者不僅要具備一定財務實力還要有相應的投資經驗或專業知識。
然而,新三板掛牌企業的成長壯大離不開券商、會計師事務所及律師事務所的護航。其中,券商和新三板企業的關係不僅僅是推薦掛牌和持續督導,還有為其提供做市業務。
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共有99家券商為新三板的掛牌企業服務。按照掛牌家數計,服務掛牌企業最多前十名是開源證券、申萬宏源證券、國融證券、東吳證券、中泰證券、安信證券、長江證券、東北證券、興業證券及財通證券,分别掛牌家數分别為600家、560家、287家、284家、272家、266家、259家、211家、181家及173家。
按照持有股份總量計,前十大券商分别是申萬宏源證券、開源證券、西部證券、中信建投證券、山西證券、國泰君安、東吳證券、中泰證券、海通證券、光大證券。
尾語:
對於設立北交所,各大券商從不同層面給出了不同的看法。
中泰證券認為,設立北交所並試點注冊制,有助於增加中小企業融資渠道,提高直接融資佔比,推動經濟結構轉型,參照精選層四類標準,預計將繼續差異化發展,服務於「小而美」企業,與科創板、創業板相互補充、相互促進。
申萬宏源證券認為,北交所為提高對中小企業直接融資支持力度。過去投資者對新三板重視程度較低,科創板注冊制實施後,監管逐步明確在新三板設立精選層,如今擬將精選層獨立建設成為場内交易市場,一是為更好服務「專精特新」,提升整體風險較大的中小企業在市場中的地位,與當前國家共同富裕政策基調一脈相承;二是助力提升新三板整體流動性。此外,申萬宏源證券還強調,精選層現總市值不足4千億,中小企業融資規模較小,不必擔心抽血效應。
海通證券認為,證監會將以現有的新三板精選層為基礎組建北京證券交易所。預計,北交所的組建立有望提升新三板的戰略地位,深化新三板的改革。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m.iteamtexas.com/)
現代電視 (http://www.fin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