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環股份(002129.SZ),堪稱光伏行業的老兵,股價近期迎來主升浪,自5月末以來,漲幅達85%,沿著20日均線一路向上,機構資金賺的盆滿缽滿。
而同樣做光伏矽片的龍頭公司,隆基股份漲幅僅僅20%多,要知道在之前2020年整個光伏板塊熱火朝天的時候,中環股份股價卻一直不溫不火,市場對其也有不少擔憂。
那麽,中環此番上漲邏輯是什麽,公司發生了哪些邊際變化,未來能否挑戰隆基股份的霸主地位?
8月11日,中環股份公示了8月單晶矽片價格,較6月29日及7月17日公佈的價格相比,此次公示的所有尺寸矽片產品價格繼續全線上漲,漲幅在5%到10%之間。
這也預示著光伏行業的景氣度依舊很高,民生證券認為,近年來,隨著行業的降本提效持續推進,光伏發電的經濟性日益凸顯,全球光伏裝機規模呈現出快速增長的態勢。根據CPIA的預測,未來五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的高景氣有望延續。在中性/樂觀預期下,全球年均的新增裝機規模有望高達222/287GW。面對快速增長的新增裝機規模,上遊龍頭紛紛宣佈新一輪的擴產計劃。
而中環在產能方面也很大手筆,4月27日晚,中環股份披露定增預案稱,公司擬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90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後,將全部用於「50GW(G12)太陽能級單晶矽材料智慧工廠項目」,也就是光伏矽片的生產製造。
這是繼兩年前祭出92億元的擴產項目之後,中環再次抛出110億元的投資擴產計劃,成為迄今為止全國最大的矽片項目投資之一。
業績方面,今年上半年,中環股份實現營業收入176.4億元,同比增長104.1%;歸母淨利潤14.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74.9%,經營業績繼續保持大幅增長。扣非後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13.02億元,同比增長208.2%。截至6月底,該公司半導體光伏材料產銷規模同比提升110%,同時憑借顯著的技術優勢,該公司目前在G12矽片市場佔有率超過90%,數據相當亮眼。
8月9日,西南證券上調了中環股份的評級,研報稱公司歸母淨利潤三年復合增長率67%,考慮到中環股份為光伏矽片行業領軍企業,並且在半導體大尺寸矽片領域,在國内處於領先的地位,所以給予公司21年60倍PE,目標價67.2元,給予「買入」評級。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是中環股份完成混改的第一年,2020年9月公司發佈公告稱控股股東中環集團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TCL科技成為公司間接控股股東。有機構認為混改後公司有望進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健全公司長期、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確保公司長期、穩定、健康發展。2021一季度公司財務費用同比下降28.2%就是很好的證明。
2019 年 8 月,中環股份將半導體的12英寸拉晶技術應用在太陽能行業,推出了210mm大尺寸光伏單晶矽片G12,相比此前市場主流矽片表面積提升 80.5%。透過此舉,可以繼續降低下遊度電成本,降本增效,推動光伏行業向前發展。
但當時不少行業人士表示擔憂,210 矽片恐難成為主流。一方面當時良率不夠,而競爭對手隆基股份實力強大,182矽片陣營已經比較成熟。
另一方面產業鏈上下遊比較長,已建成的光伏電池/組件產能無法兼容 210 尺寸體係,在存量產能較多的情況下,擔心 210 單晶矽片的市場接受度較低。一款產品的推出需要整個產業鏈去支撐,比如要做210的矽片,就要做210的電池,要做210的組件,還要有相應尺寸的玻璃等。
然而,市場用數據證明了中環的選擇是對的。公司一季度公司 G12 矽片出貨量逐月提升,至 2021年6月210 矽片滲透率由年初的 6%提升至 15%,後續有望進一步加快滲透。公司在G12領域佔據絕對的市場份額和技術實力,公司2021年末產能有望達到85GW,其中210尺寸產能有望達到50GW,未來全部投產後公司矽片產能將達到135GW,210尺寸產能達到 100GW以上,210矽片龍頭地位穩固。
有機構認為,截至目前210mm產業生態聯盟基本形成,210在終端的競爭力已經非常明顯,有望成為未來相當長時間内的行業主流規格。
中環能夠打破局面,原因可能有三方面:
1.良率的不斷提升,打消了市場的疑慮。中環最近公佈的210良率已經超過97%,同時發佈了多款170μm以下的矽片價格,可見中環已經解決了210初期良率和薄片化的問題。
2.大尺寸矽片在矽片端可以降低單位長晶成本,在電池、組件、係統環節可以攤薄單瓦非矽成本,經濟效益顯著,是行業降本增效潮流下的必然選擇。
據公司測算,對比 M2 單晶矽片,採用 G12 單晶矽片能夠降低電池成本約 26%,降低組件成本約 17%,同時在係統建設的過程中降低 BOS 成本約 19%,從而達到降低光伏度電成本約 6.8%的效果。
3.競爭優勢。
182矽片陣營主要由隆基、晶澳、晶科等一體化廠商組成,且矽片主要由隆基供應,這就會造成價格傳導受阻。比如下遊需求下降,傳導至上遊降價,但矽片環節的隆基不降價,這就造成了光伏各環節讓利隆基,並且隆基還出貨電池片、組件等產品,擠壓下遊,或使其退出市場,讓隆基在電池片或組件環節獲得更多市場份額。
而目前的210矽片陣營主要由中環、天合、福斯特等一係列專業化廠商組成,其在價格傳導上基本沒問題。這樣使得使中環矽片成本降低,而終端廠商是不在意組件的尺寸的,其只在意價格,矽片價格的下跌,有助於組件價格的下跌,使終端廠商更傾向於210。
總的來說,中環近期的股價大漲,一方面因為把握住了全球光伏平價時代的機遇,積極擴張產能,而且混改後,無論是產能、決策還是公司内部結構都更適合光伏行業發展模式;
另一方面中環210矽片良率的提升,為210聯盟增加了競爭力,某種程度上,令中環具備挑戰矽片龍頭隆基股份的氣質和實力。
當然了,能否挑戰成功,現在言之過早,隆基股份的規模和實力不容小觑,一體化的戰略在行業波動的時候很有優勢,光伏行業是個高度競爭的行業,對任何公司而言都不能掉以輕心。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年末以來,間接控股股東TCL科技,包括董事長李東生通過二級市場增持中環股份。
作者:老法師哈里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m.iteamtexas.com/)
現代電視 (http://www.fin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