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特斯拉中國官網正式上線Model Y標準續航版,據報道,Model Y標準續航版最大的變化之一是採用了磷酸鐵鋰電池。
此前亦有消息傳出,蘋果公司將為其電動汽車選擇配套磷酸鐵鋰體係電池。大眾集團在電池日上曾透露將為其入門級車型搭載磷酸鐵鋰電池體係。
各大新能源車企紛紛轉向磷酸鐵鋰電池,磷酸鐵鋰電池在新能源行業的優勢逐步顯現,且於近期的產量看,磷酸鐵鋰電池增長速度加快,產量已經反超三元鋰電池。據中汽協的數據顯示,2021年6月份我國動力電池廠量同比增長184.3%,其中磷酸鐵鋰電池產量佔總產量的51.2%,同比增長256.4%。
磷酸鐵鋰電池是指用磷酸鐵鋰作為正極材料的鋰離子電池,由於磷酸鐵鋰的屬性良好、高安全性等而被廣泛運用於商用車領域,同時隨著近幾年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快速發展,磷酸鐵鋰的供需偏緊,價格呈增長趨勢。
據百川盈孚統計數據顯示,從去年第二季度開始,磷酸鐵鋰價格開始持續走低,直至年底開始回升並延續至今。目前,國内動力型磷酸鐵鋰均價為 5.4 萬元/噸,較年初價格上漲超30%。
與此同時,磷酸鐵鋰量價齊升進一步帶動了磷化工產業鏈原料價格的大幅上漲,從傳導鏈條來看,磷酸鐵作為磷酸鐵鋰的前驅體最先受益,而且其漲幅遠大於磷酸鐵鋰價格的漲幅。從去年11月份開始,磷酸鋰的價格便開始全面回升,截止今年3月份,電池級磷酸鋰的價格約8.3萬元/噸,較年初價格漲幅超過60%。
中遊產業鏈——黃磷。黃磷是磷化工關鍵材料,亦是高耗能材料,單噸黃磷電耗約1.50萬度,近期由於雲南(國内黃磷產能60%位於雲南)水電嚴重不足,加著下遊需求旺盛,當前國内黃磷供給嚴重不足。黃磷報價已由5月初約1.75-1.80萬元/噸快速上漲至2.30-2.50萬元/噸。
上遊產業鏈——磷礦石。磷化工以磷礦石為起點,可提出生產磷酸、黃磷等原料。我國是世界最大磷礦石生產國,但平均品位低、開採難度大,95%開採於湖北、四川、貴州、雲南四省。由於供給持續收縮及需求向好,今年春節後國内磷礦石價格止跌回穩,湖北地區30%品位磷礦石船板價約500元/噸,漲幅超過30%;28%品位磷礦石船板價約至450元/噸,漲幅逾21%。
目前,磷化工產能擴張受政策及環保限制,生產均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且不同原料之間的置換需要一定的時間周期,因此磷化工產業鏈原料價格未來仍值得關注!
中上遊需求旺盛以及產能不足,刺激了原料價格的大幅上漲,磷化工產業鏈的龍頭企業由於擁有較好的技術規模優勢,將大幅受益。
1.川發龍蟒(002312.SZ)是國内工業磷酸一铵規模最大的生產企業,其粉狀磷酸一铵的產銷量居國内前列。目前,公司擁有磷酸一铵100萬噸/年,其中工業級磷酸一铵產能40萬噸/年,據公司2020年年報顯示,報告期内公司工業一铵銷量為36萬噸,同時已向磷酸鐵鋰核心企業湖北萬潤供貨。
此外,公司引入川發礦業大股東定增公告顯示,川發礦業旗下有磷礦、鋰礦資源,未來有大股東川發礦業在資源方面的支持,公司成長空間巨大,有望成為磷化工乃至新能源材料行業的優勢龍頭企業。
2.川金諾(300505.SZ)的主營業務是濕法磷酸的研究、生產及分級利用。目前公司產品的主要原料為磷礦石、硫鐵礦、硫酸,公司所在地方圓200公里範圍内,磷礦儲量有10.99億噸,佔雲南省磷資源總量的25.91%,硫鐵礦儲量為1.04億噸。此外,公司預計2022年投產10萬噸/年濕法淨化磷酸,公司計劃建設5000噸磷酸鐵項目,預計2021-2022年淨利潤將達到1.27億元、5.61億元。
3.川恒股份(002895.SZ)生產的磷酸二氫鈣市場佔有率已多年穩居行業首位,同時具備17萬噸工業級磷酸一铵產能,目前公司新建磷酸鐵項目已進軍新材料,投產後有望年產10萬噸磷酸鐵。其次,公司磷礦保有量1.6億噸,參股公司保有量3.7億噸,已有磷礦產能300萬噸,未來有望率先受益於磷酸鐵鋰電池的快速增長,預計2021-2022年淨利潤分别為5億元及8億元。
4.雲天化(600096.SH)為是磷肥龍頭企業,已打造「礦肥一體化」產業鏈,公司擁有1,450萬噸磷礦原礦產能和3萬噸黃磷產能,2020年共生產131.62萬噸黃磷礦和3.2萬噸黃磷,部分黃磷自用磷酸、精細磷酸鹽。目前,公司規模化和一體化優勢明顯,產品自給率達80%以上,經測算,如果價格每漲100元/噸,公司將增厚稅前利潤4.05億元。
磷酸鐵鋰價格的上漲,一方面來自於上遊原材料碳酸鋰價格上漲的傳導;另一方面則來自於下遊動力電池廠、整車廠重拾對於磷酸鐵鋰電池安全、成本低的認識,帶來的產品需求大幅提升。
在供需格局偏緊刺激下,預計全年磷酸鐵鋰需求同比增長80%,以生產磷酸鐵鋰為主的企業擴產步伐正在加快。
1.豐元股份(002805.SZ)已建成投入運營的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產能為5000噸/年,公司5000噸/年產能的磷酸鐵鋰二期項目正進行相關配套建設工作。2021年7月初,公司已公告豐元鋰能擬在安慶投資設立控股子公司並規劃建設年產能不超過2.5萬噸的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生產基地事項,該項目尚處於前期籌備階段。
2.德方納米(300769.SZ)是目前國内最大的磷酸鐵鋰正極材料企業,磷酸鐵鋰產能約8萬噸/年。2021年3月下旬,公司發佈公告稱,擬在曲靖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資建設年產15萬噸磷酸鐵鋰生產基地,該基地項目包含公司與億緯鋰能合資建設的年產10萬噸磷酸鐵鋰項目,其餘5噸產能規劃由公司獨立負責實施,項目投資約29億元。
3.湘潭電化(002125.SZ)的參股公司湖南裕能的磷酸鐵鋰產能為5萬噸/年,將於近期分别在貴州省福泉市、雲南省安寧市進行項目投資。項目一:年產30萬噸磷酸鐵和30萬噸磷酸鐵鋰,項目預計總投資70億元;項目二:年產35萬噸磷酸鐵和35萬噸磷酸鐵鋰,項目預計總投資100億元。
4.光華科技(002741.SZ)擁有磷酸鐵鋰的產能為1.4萬噸/年。2021年4月初,公司在互動平台表示公司1.4萬噸磷酸鐵鋰項目已投產。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m.iteamtexas.com/)
現代電視 (http://www.fin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