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和她的格力電器(000651.SZ)最近老是有大新聞。
7月7日,董明珠放風今後將引進鴻蒙系統。媒體分析,因為格力有手機業務,所以鴻蒙系統「很可能」會用在格力的智能手機身上。開屏封面默認是董小姐的格力手機用上鴻蒙系統,很可能會對鴻蒙系統的生態不構成任何影響。
7月6日,董明珠在2021中國新消費品牌增長峰會上透露,格力正在研發一種新技術,這種技術可以把光能、儲能和空調結合起來,空調成為一個發電站,不需要通過城市電網就可以把足夠的能源聚集起來通過空調發電,在保證空調降溫或制熱的同時,把多餘的電能儲存起來,晚上家里所有的照明,結果用戶將「不用花一分錢電費」。
董小姐的光伏發電空調應該是掌握了核心科技——業内人士則認為,董明珠可能沒搞懂,她所指的應該是用太陽能電池和儲能電池給格力空調發電,光是空調本身是不可能發電的。
7月1日,有消息指前科技媒體ZEALER創始人、數碼博主王自如已加入格力電器,職位是格力副總裁,主要負責市場營銷。
6月27日,格力宣佈將第二期股份回購計劃所得1.01億股股票用途從員工持股計劃或股權激勵改為用於注銷以減少公司注冊資本。
6月20日,格力才宣佈第一期股份回購計劃所得1.08億股股票用於員工持股計劃,購買價格為7.68元/股,相當於當時格力電器所回購股份均價的50%;董明珠自己認購上限為3000萬股,擬出資金額上限為8.3億元,佔持股計劃比例為27.68%。
該持股計劃的歸屬考核公司業績標準是,2021年及2022年,格力淨利潤分别較前一年增長不低於10%及20%。
較低的考核標準和回購股份均價,讓格力電器背上出賣現有股東權益的罵名,持股比例高達28%的董明珠尤其如是。買到即賺到的購買價格讓外界質疑董小姐是退休前為自己謀最後的福利。
7日之後,格力匆忙宣佈第二期回購計劃的股票統統注銷。市場當然沒有買賬。從去年12月2日的70元到今年7月9日收盤價49.3元,格力電器股價遭遇腰斬。
回購股份注銷、網絡紅人科技博主王自如、能量守恒的空調發電機以及華為鴻蒙系統,都還沒能拯救格力的股價。
6月30日的格力2020年度股東大會,董小姐言辭一如既往的犀利,舌戰群儒。
2020年,格力電器很煎熬,全年累計主營收入1682億元,同比下降15.12%;歸屬股東淨利潤221.75元,同比下降10.21%;扣非歸母淨利潤為202.86億元,同比下降16.08%;經營活動現金淨流入為192.38億元,同比下滑31%。
格力空調年内銷售收入為1178.8億元,同比下滑15%,而空調銷售佔到了格力總銷售收入的70%。
2018年,董明珠接受吳曉波《十年二十人》欄目採訪。激蕩了十餘年的董小姐被問道未來五年空調行業會不會出現很大的變化。董小姐自信地回答,行業怎麽變,格力都是老大。
2020年,根據產業在線的統計,格力家用空調内銷銷量市場份額是36.9%,自1995年起連續第26年保持行業第一。但格力的身後,美的以31.9%的市場份額正虎視眈眈。
與格力不一樣的是,美的的空調只是美的產品矩陣中佔比不算太大的一部分。2020年,美的暖通空調產品銷售收入為1212億元,佔總銷售收入比例為42.65%;同比增長1.34%; 美的消費電器銷售收入為1138.9億元,佔總銷售收入比例為40%,同比增長4%。
美的全年累計銷售收入為2842.2億元,同比增長2.16%;歸屬公司股東淨利潤為272.2億元,同比增長12.44%。
縱然空調行業的老大還是格力,但白色家電的老大早已經不是格力了。產品線多元化的美的已經有將格力越甩越遠的迹象。
根據產業在線數據,2020年,家用空調銷量14146萬台,同比下降6.1%,其中,空調内銷8028 萬台,同比下降 12.9%;出口6118萬台,同比增長4.7%。
格力空調去年銷售下滑幅度基本和行業相仿,而美的則是不退則進。
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美的業績上的成功讓外界對其T+3訂單模式交口稱贊。而格力過去賴以成功的線下經銷商模式和壓貨模式則飽受诟病。
在舌戰群儒的股東大會上,董小姐解釋去年格力業績下滑是由於公司對渠道進行梳理,清理了幾百億庫存。格力已經在探討線上線上共赢的全新營銷模式,讓每位線下渠道人員既不失業,同時消費者還能享受到更高的服務水平。
儘管如此,今年以來董明珠還是為人所诟病。今年第一季,格力主營業收入為331.9億元,同比增長63%,但對比2019年的第一季,該收入還是下滑了18%。董小姐的身後早已經是洪水滔天:她「不務正業」地上綜藝營銷自己、在員工持股計劃中為自己謀得最大的福利,就連分給員工福利房,也被指有作秀嫌疑。
格力電器跌跌不休的股價更是讓公司股東對一直不肯退位讓賢董明珠的頗有微詞。
這個在2016年股東大會上因為現場參會者沒有給她鼓掌而當場發飙,高呼著格力沒有虧待在場任何一位股東,兩年給他們分紅180億的強硬女人頭上的皇冠終於掉了下來。
2020年第一季,格力經歷最困難時期,董總親自來到直播間帶貨。第一場在抖音直播,GMV只有可憐的22萬元。但不服輸的她很快就在快手和京東平台開始第二和第三場帶貨,GMV亦隨之飙漲至3.1億和7.04億。
董小姐的皇冠掉了,但她沒有低頭。在最新的投資者關係活動記錄中,格力坦承曾經的渠道模式是過去領先國際的創新模式,但其生的習慣思維和懶惰習慣已不適應市場變化。
格力在變,董小姐還在「賭」。
董小姐「愛下賭注」。關於這點,最出名的莫過於在2013年12月12日舉辦的中國經濟年度任務評選頒獎盛典上,董小姐和雷軍雷總定下的五年10億賭約。
據雷總事後回憶,當時主辦方在台下要他「搞點事情」,於是他上台前就和董小姐定下了一個五年後比雙方營業額的賭約,代價是1塊錢。可上台之後,董小姐完全不按劇本出演,將原來定好的1塊錢代價提高到了10個億。
2020年,在那場憶苦思甜、很燃、賭上所有的小米十周年公開演講中,雷軍再提到了這個業内聞名的賭約,終於承認小米輸掉了這場較量,而且後悔和董小姐打這個賭。雷佈斯承認,格力是中國很優秀的製造企業。
雷軍的小米雖然輸掉了一場價值10億元的賭約,可雷佈斯壓根兒就沒有踐行他的承諾,將10億元的支票匯到格力賬上。
董小姐雖然沒拿到錢,可在個人和格力的品牌營銷方面,她早已賺得彭滿缽滿。好賭的董明珠赢了面子——用她的話來說,「其實輸赢並不重要」。
而她為格力賭赢里子的事例同樣不少。2001年,董明珠發現湖北省格力總代理批零倒掛(即對手下小經銷商高價給貨),便拿掉湖北總代代理權。
2004年,國美成都六家門店在未經格力同意的基礎下,對其經銷的格力空調大幅降價,如一台原售價為3650 元的 2 匹格力櫃機空調,價格被降為 2650 元。董明珠旋即派人遷往四川國美門店交涉。國美一邊道歉,一邊下架了所有格力的空調。
當年3月份,格力新聞發言人表示黃芳華強硬表示,不排除將格力空調從國美全國零售店權限撤櫃可能性。不論任何城市,只要格力與當地國美門店無法達成銷售策略共識,格力空調都會從當地國美賣場撤走。
董明珠與國美雙方衝突直接導致了兩年之後,格力開始自建其專賣店渠道。2006年8月,由格力10家經銷商出資組建而成的河北京海擔保投資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河北京海持有格力10%股份,借此格力和經銷商之間實現了利益深度綁定。
自建經銷網絡的格力電器最終熬過了電商時代(空調大件消費需要消費者現場體驗,故受電商衝擊影響較小),繼續保持其在空調行業的領先地位,而國美在互聯網電商平台衝擊下,早已難比往日。
董明珠的這場豪賭,赢了最終的產品盈利空間。
任性的董小姐也並非逢賭必赢。2015年3月,在在廣州中山大學博學大講堂上董明珠突然宣佈已經做出自有品牌手機,正式入局手機賽道,但開屏董小姐的格力手機並不成功。
2016年12月,無法說服格力股東批準公司投資的董小姐以個人名義聯合王健林、劉強東等大佬共同出資30億元人民幣投資了珠海銀隆,成為公司的第二大股東。可到了2018年1月,董小姐投資的珠海銀隆已經有供應商上門討債。董小姐的個人投資打了水漂。
但對於以上「豪賭」,用董小姐的話說,都是由風險防控的,不能影響企業生產和健康發展,像手機一類的業務,格力投入資金規模不大,最重要的是做的開心。截至2020年末,格力其他業務收入有377.7億元,佔總銷售收入比例為22%——即便搭載鴻蒙的格力手機銷售依然不理想,亦並不會對公司整體業績造成太大影響。
往事已矣。好賭的董小姐第五次豪賭正在壓注的,則是格力經銷渠道的第四次改革。在2006年自建利益深度綁定的經銷商網絡第三次改革之後,格力進入發展快車道的另一大秘訣便是「壓貨」。
格力空調會在淡季給予與壓貨數量呈正比例的返利,並保證經銷商旺季可優先提貨。格力淡季壓貨之後,獲得經銷商的資金, 從而能熨平淡季可能會發生的資金缺口,保證公司穩定生產。
但這種經銷網絡利益綁定,層層深入且經銷商庫存較高的傳統模式在當前線上線下銷售渠道互相融合的目前缺點亦大幅暴露。
美的的T+3模式採用的是基於客戶訂單滿足的補貨模式,因為下單到T+3物流配送週較短, 所以無需大量備貨,另一方面亦可以砍去很多不必要的經銷環節,導致產品具有一定價格優質。與之對應,格力亦從去年開始加快渠道改革。
從去年試水新零售情況看,格力線上的董明珠店成為一個流量變現和下單平台,終端經銷商則負責線下引流、產品出貨及安裝環節,網絡中不必要的經銷環節將會被削減。
董明珠表示,未來其銷售公司將逐步轉變職能,起到維護市場和統籌調配的作用;格力董明珠店將打造成國際化的線上店鋪。
董明珠好賭。從她過去三十年的歷史戰績來看,董小姐在新業務上的勝算不見得高,但在空調主業方面卻鮮有失手——包括那次和雷軍的賭約,最後赢得也是她和格力電器。這次豪賭渠道改革,對於董明珠和格力而言,不過是過去歷史的再一次重演罷了。
按A股所有股票上市至今累計股價漲幅排列,格力電器股價累計漲幅為164倍,排所有A股第八——董小姐主導的格力管理層自我糾錯和改革的能力其實毋庸置疑。格力股價能在上市25年後脫穎而出,絕非只因董小姐的口才和自我營銷。
格力的暖通空調與生活電器受多種因素影響,包括產能庫存週、宏觀經濟因素,以及房地產市場竣工面積等。其中,(已竣工)房地產市場構成了格力旗下產品最重要的需求方。
Wind數據顯示,國内房地產竣工面積在2017年見頂。而在2000年至2013年期間,房地產竣工面積維持了十三年的高速增長。對應格力的營收則在2001年至2014年維持高速增長並在(2014年)第二年出現小幅下滑。
從2017年開始,國内房地產竣工面積已經開始下降,而格力電器總營收則從2018年超過2000億元回落至去年的1705億元。
在節目《十年二十人》中,吳曉波問董明珠她退休之後的格力會是什麽樣子,董小姐並沒有回答——可能在她的設想中,並沒有格力沒有董明珠的預設。
但邁向下一個沒有了房地產支撐的十年,董小姐要豪賭的不僅僅只是她熟悉的經銷渠道改革,還有房地產增長放緩情況下,格力潛在的第二增長曲線。
從前,董小姐小試了一把手機業務,但並不算成功。最近,董小姐又提出了格力正研發能自己光伏充電的空調。
那麽,擁抱鴻蒙後的格力能不能開啓新一輪的成長週?或許再次考驗著董小姐的戰略眼光。
作者:燕十三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m.iteamtexas.com/)
現代電視 (http://www.fin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