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場這些年來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滬指始終在3500點上下飄搖的同時,各類概念股紛紛起舞,完全不把大盤放眼里。
概念股的出現,使一向以低迷稱著的A股充滿生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散戶入場「撈票」。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5月底,A股自然人投資者數量繼續創新高,高達到1.86億人。
繼華為概念股後,近期隨著華為研發出的智能終端操作系統——鴻蒙於今年6月初正式公佈,鴻蒙概念股在A股市場應運而生,引發的市場風暴至今仍在延續。
根據Wind數據,A股市場共有28只鴻蒙概念股,其中大部分概念股均以信息服務或軟件服務作為主營業務。
這些公司均參與鴻蒙的生態系統建設、開放鴻蒙發起等領域,以各自力量幫助鴻蒙在國際上對抗谷歌的安卓和蘋果的iOS操作系統。鴻蒙的誕生,正是我國在科技尖端領域奮力突破美國技術霸淩的縮影。無論外界是贊賞還是懷疑,國人對核心技術突破受制於人的現狀充滿了期待和憧憬,這是鴻蒙概念股能坐上「衝天火箭」的根本原因,愛國背景下的投機氛圍濃烈。
在這波瘋狂中,OpenHarmony(開放鴻蒙)發起單位之一、鴻蒙操作系統生態共建者、海思芯片及IoT戰略合作夥伴的潤和軟件(300339.SZ)充當了鴻蒙概念股狂歡的「帶頭大哥」。根據Wind數據,從5月25日華為披露鴻蒙產品發佈會日期至6月17日,潤和軟件引領華為概念股掀起股價上天熱潮,其股價累計漲幅超過200%,幅度遠超過第二和第三名的傳智教育(003032.SZ)和九聯科技(688609.SH)。
6月17日,潤和軟件股價一度爆炒至49.56元的最高點,較今年2月中旬階段低點暴漲超過5倍,創下歷史新高。
不過,太高調往往惹麻煩上身。6月11日,深交所發佈監管公告指,對近期漲幅異常的「潤和軟件」「思特奇」「美格智能」「傳智教育」持續進行重點監控,並及時採取監管措施。
但遊資熱情難以褪去,潤和軟件在6月11日後仍持續出現大幅波動。為此,潤和軟件於6月17日發佈公告稱,股票自6月7日至6月17日連續8個交易日收盤價格漲幅偏離值累計達到101.30%,將展開核查並於18日開市起停牌。
有意思的是,作為鴻蒙概念股最熱門的股票,散戶成為潤和軟件此次炒作中最亮的一顆星。
根據深交所6月17日的公告,潤和軟件在6月7日至6月17日股價嚴重異常波動,漲幅偏離值累計達到101.30%。期間獲自然人累計買入超554億元,佔比91.78%;其中,中小投資者累計買入超320億元,佔比53.03%。
而機構在上述期間累計買入43.82億元,佔比僅為7.26%。這意味著,散戶是此次潤和軟件瘋狂炒作的絕對力量,有股民表示,「這分明就是翻版的天山生物(300313.SZ)」。
散戶們瘋狂進場推高股價,無論是對散戶還是機構來說,有肉吃,何樂而不為?而最欣喜若狂的可能不是散戶,也不是機構,而是潤和軟件的股東。
自5月13日開始觸底大反彈以來,潤和軟件有四個重要股東相繼減持了股票,這四個股東分别為南京國資混改基金有限公司、服務貿易創新發展引導基金(有限合夥)、焦點科技(002315.SZ)以及上海雲鑫創業投資有限公司。
根據Wind數據,上述四個股東自5月13日以來分别減持潤和軟件800萬股、100.4萬股、452.4萬股及82.43萬股,累計減持1434.8萬股,共套現超過2億元。該四個股東減持後持股比例均低於5%,在A股中,5%的持股比例和4.9%的持股比例完全不一樣,5%以上的股東,減持股份需要提前對外披露;而持股5%以下,可以毫無顧忌地套現,無需對外披露。
換言之,上述三家減持後還持有股份的股東,在以後潤和軟件股價異動中可以悄無聲息的減持,不用提前披露信息,以防止市場提前反應而影響其「撈票」。這一波操作,散戶們不斷湧進的資金給了這幾大股東絕佳的機會。
而焦點科技在5月27日股價高點直接清倉走人,一股不剩。焦點科技曾在2013年持有潤和軟件8.23%股權,為潤和軟件第一大股東。此次清倉的股權正是焦點科技在潤和軟件上市前投資所得。也就是說,焦點科技在沉寂了9年之後與潤和軟件撇清了關係,盈利頗豐。
值得留意的是,根據企查查數據,上海雲鑫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是螞蟻集團全資持有的公司,其法定代表人是螞蟻集團董事長兼CEO井賢棟,經營範圍包含創業投資、實業投資、資產管理等。在去年10月,潤和軟件在互動平台表示,公司為螞蟻集團深度戰略合作夥伴,在金融科技領域與螞蟻集團進行深度合作。
在概念為王的A股時代,潤和軟件在近期旱地拔蔥的股價表現中想必大部分大小股東都實現了盈利或浮盈,掙了不少。在股價大漲的背後,各方勢力也在湧動,那最終是大股東成韭菜,還是小散戶們成為獵物?就目前來看,潤和軟件沒有涉及重大未披露事件,搭上鴻蒙肩膀之後能否一飛衝天尚待時間去觀察。
那麽,潤和軟件關於鴻蒙的基本面以及公司經營狀況,在潤和軟件股價能否降溫或者受挫中或可找出點蛛絲馬迹。
在5月17回復深交所關注函的公告中,潤和軟件稱,「2020年,公司鴻蒙相關業務對外實現銷售收入為155.22萬元,毛利約30.30萬元,對公司當期營業收入及淨利潤的影響非常小。」
對於2021年華為鴻蒙相關業務經營業績預測,潤和軟件預計2021年鴻蒙相關業務在手訂單額為2,365.75萬元,較2020年有大幅提升,但從鴻蒙業務在手訂單來看,鴻蒙業務量佔公司業務總量比重較小,尚未對公司經營業績產生重大影響。
在6月10日股價異動公告中,潤和軟件表示無法保證基於目前已有的核心技術緊跟市場方向進一步取得技術創新及突破,或不利於進一步發展。因此,潤和軟件提示投資者可能存在二級市場炒作風險。
2020年,潤和軟件的總營收為24.8億元,若2021年收入按照24.8億元不變,那2021年鴻蒙相關業務收入佔比也不到1%。由此可以看出,近期暴跳的股價表現,市場無疑是炒過頭了,受散戶追捧更多的是潤和軟件傍上了華為這位技術型的巨人,散戶炒的是「愛國」二字。
抛開華為概念和鴻蒙概念來看,潤和軟件其實麻煩不少。
首先,潤和軟件業績波動較大,雖然過去十多年來其營收穩步增長,但淨利潤在近幾年跌宕起伏,其中2019年暴雷產生17.94億元的巨虧。究其原因,是自上市以來,潤和軟件每年都對外買買買,導致公司商譽劇增。在2018年,公司商譽高達26.38億元,2019年因公司並購的子公司聯創智融、菲耐得經營業績下滑,導致計提商譽減值損失高達16.3億元。
在2021年一季度末,潤和軟件商譽的賬面價值仍有9.77億商譽,約佔資產總額的22.26%,公司商譽減值的風險仍然不可小視。
其次,在過去幾年中,潤和軟件深陷資金佔用、内幕交易以及大比例股權質押等一係列負面漩渦中。以資金佔用問題為例,今年5月深交所在年報問詢函中重點關注潤和軟件的資金佔用問題,要求公司就控股股東潤和投資對公司造成資金佔用、擬採取的資金管理措施、公司相關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控股股東高比例質押股份以及對外8.78億元大額債務等情況作出說明。
潤和軟件在回復中稱,控股股東2020年度通過向供應商拆借預付款累計資金佔用金額合計6,923.00萬元,2021年初佔用資金7,744.04萬元,並承認公司存在控股股東非經營性佔用上市公司資金的内部控制問題。
小結:近兩個月A股最強概念股潤和軟件很明顯是被散戶過度炒作,搭上鴻蒙肩膀為國爭光是值得慶祝,但瘋狂過後,投資者因理性看待潤和軟件的現實。
作者:遙遠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m.iteamtexas.com/)
現代電視 (http://www.fin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