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沒有薛兆豐的邏輯思辨能力,又不如馬東機智,羅振宇參加《奇葩說》簡直是其多年「學者」人設的一個敗筆。
這個安徽蕪湖出來的中年男人,長相憨厚,也沒有過人的口條,但他卻屢屢挑戰自己的極限,自2015年開始跨年演講以來,已經連續舉辦5場。
從第一場跨年演講讓人耳目一新,到第5場跨年演講讓人褒貶不一,反正羅振宇是再一次翻紅了。
這一次,他又以智者之姿解讀當下。人生潮起潮落,世事多風雲變幻。今天的風口有可能是明日的墳墓,基本盤卻是企業、個人永不過時的生存之道。
參加《奇葩說》羅振宇被認為情商低。
「你才做知識付費,你們全家都做知識付費」!羅振宇曾在《奇葩說》里怒怼一名現場觀眾,只因那名觀眾說了一個詞眼「知識付費」。
很多人不理解,為何他對知識付費這麽敏感。
羅振宇早年從央視體制出走,便開始靠講課賺錢。而其掘得第一桶金則是靠知識付費。
2012年底,第一期邏輯思維在三個人的小團隊下製作出爐。他們是羅振宇和杜若洋,以及一位攝影師。
當時他們對標的對象是鳳凰衛視梁冬主持的《東吳相對論》,能賺錢過上小康日子就行,並未有多麽遠大設想。
然而在新經濟萌芽崛起的2012年,中國各個階層也展現出「百家爭鳴」的多樣化思想、創新性思維,成為新經濟有效前行的推動力量。
可以說羅振宇在無意中趕上了一個好「風口」:微信、視頻等網絡產品形態湧出,内容生產者又太少。
在這種情況下,邏輯思維第一期就大獲成功,在優酷的播放量達920萬次。羅振宇可謂是一夜成名。
成名後的羅振宇,愈加不按套路出牌。當平台都賺取廣告費的時候,羅振宇卻獨創新意啓用C端收費模式。
2013年8月,羅輯思維推出付費會員制,不僅有200元、1200 元兩檔普通會員,還有「親情會員」、「鐵桿會員」多種名目收費價。
衝著羅振宇的大名,用戶瘋狂湧入。羅輯思維也借此集資160萬元,成功在市場站穩腳跟。
不過靠一個人的IP,内容生產也有疲倦的時候,邏輯思維也難過這關。
2016年中旬,羅振宇開始考慮怎麽用一大堆IP賺更多的錢。於是便有了得到APP。經歷了不長的探索期,得到APP也開始走紅。
為什麽?因為你看看羅振宇都請了誰。萬維鋼、薛兆豐、武志紅、香帥等。這些人哪個不是自帶流量?
就像李誕說的那樣,小的時候他就看過薛兆豐的書。受薛教授影響,他從一個破幻者變成一個建設者。這是多麽巨大的改變人的力量?
李誕說,正是因為有薛兆豐他才參加奇葩說。套用這句話,也正是因為這麽多著名IP,才有人願意下載得道APP,並願意付費成會員。
邏輯思維也好、得道APP也好,羅振宇始終是為圍繞著知識輸出來賺錢,所以說知識付費也沒有什麽過錯。
只不過時過境遷,「知識付費」的風口俨然已過,很多一窩蜂做知識付費的企業錢未賺到身先死。所以再談知識付費顯然不和時宜。
那又如何定位得道APP呢?有人說它是披著「知識」外衣的資訊平台。羅振宇則認為,得道是在做知識服務。
為什麽早點攤賣早點收費,大家不叫「早點付費」?早點是在做服務,同樣得道也是在做服務。
羅總的言論固然有其道理,但也不免成為招黑提質。自從上了奇葩說,反正他的負面新聞是一波接一波。甚至有人說,他曝露了自己真實水平。
也恰恰在這時,羅振宇的跨年演講來了。這場例行的一年一度演講沒有大肆宣傳,但卻不經意再次赢得高收視率。
這或許是國人看慣了千篇一律的跨年晚會,更願意該改口味看跨年直播演講。羅總也再次憑借演講翻紅。
對於很多受眾來說,得到可能沒有用過,但跨年演講卻可以免費收看。這個普及面很廣的一年一度的總結和展望,有望超越得到,成其個人最大IP?
如今身價十幾億,羅振宇站在台上講話的氣場也更加自信、豁達。
這是他的第五場跨年演講。他的初衷是將「時間的朋友」系列演講辦20年。時間之於人類,即是財富,也是埋葬財富的墳墓。
願意是想從時間維度另立新意的演講,卻成為江小白、泸州老窖的客場。酒與時間兩者是多麽的相貼合,原來時間才是酒的最好朋友。
上海這次演講入場券的價格在2680元-880元之間。也就是說羅振宇當晚門票收入就至少有800萬元。
這還不算各大平台收入、廣告贊助等。可以說是一本萬利。用商業術語則是「輕資產運營」。
在改革開放後,商人一度把持社會大批財富。而到此刻,知識分子的力量終於得到最大程度爆發。
原來知識分子賺起錢來比商人還「狠」。
那麽知識分子靠什麽來賺錢呢?這就是講故事。羅振宇顯然深谙如何講好故事。這也是為什麽他每場演講都能比對手精彩的原因。
他的編排里,有「掉書袋」,就是套用名人名言。有「世說新解」。就是把人之常情用時髦詞語再註解一番。
比如,2018年的跨年演講,他就至少引用了加缪、尼採等數十人的名句。而前兩天的「基本盤」演講,他也是一路在引用。開篇就是貝聿銘,加缪再次出現,
本次引用的加缪名言是,「不要走在我後面,因為我可能不會引路。不要走在我前面,因為我可能不會跟隨。請走在我的身邊,做我的朋友。」
這些話之所以成為名言,肯定是經歷過數代人的檢驗的,能引發整個人類群體的共鳴。自然,也更能成為點綴演講,發生深醒的妙筆。
此外,他還引用曾國藩一個貌似不引人注意的小故事,試圖將自己演講受眾拉到一個高度。並稱之為「躬身如局」和「不臣服壓倒性力量」的那群人。
當然,羅總的演講也是幹貨滿滿。他借著手中諸多資源,找到經濟、消費、金融、教育、科技、政治等六個領域的專業學者,卻調查一些新發現、新立意的東西。
最後通過羅總的嘴,將上述調查輸出給受眾。但無可否認,參與調查的任何一位專家如果自己演講,絕達不到這種效果。
早前有人說羅振宇在兜售焦慮,而聽完這場幹活滿滿的演講,卻有人說他在販賣雞湯。
無論怎樣,恰恰是這位對財經、教育等都無研究的人卻做了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那就是開辟國内跨年演講的先例。
跨年那晚,各個頻道都在直播千篇一律的跨年晚會。換台也拯救不了對明星、濃妝、歌舞的疲倦感。
而羅振宇的跨年演講則剛剛好解救了這批受眾。他們急需摒棄傳統、另類的營養補充。
羅振宇的演講雖不說是醒人發聩,卻有時也讓人醍醐灌頂,兼聽則明。原來看似平淡的日常道理,還有另一種解說。
比如,羅振宇講了一個很有意思的橋段。
當你走在路上突然想上廁所,沒有公共廁所,這時候你只看到一家中餐廳和一家肯德基,你說你會去哪家上廁所?
很多大概率選擇肯德基,為什麽?
很簡單,你和中餐廳之間,除了消費沒有别的關係,但是你和肯德基之間,有很多層次的關係,你和它的互動沒有任何負擔,這就是品牌。
進一步闡明道理,品牌就是你願意和它自拍。
跨年演講影響有多大?著名財經作者吳曉波、財經領域著名學者管清友等人也加入這股潮流。當然有人也把吳曉波和羅振宇一樣歸為跨年演講開拓者。
例如今年吳曉波的演講主題是「預見2020」。但是無論是從現場、團隊還是演講内容上,吳曉波與羅振宇的差距越來越明顯。
此外,還有很多大型研究機構也選擇舉辦跨年晚會,以多人參與形式試圖打破一個大流量IP的台柱子演講形式。
當前的這種風氣像極了春秋時期的「百家爭鳴」。那個時期湧現了懷有各種思想的諸子百家,他們彼此诘難,相互爭鳴,創造了空前的學術盛況。
如今,中國經濟高速發展,而人們的生活確是被歌舞晚會、各色明星佔據。雖然現在也有「超級演說家」等演講提出節目。
但看過之後就明白,那些都是背誦的段子,可以只是演講者個人的口條表演。且大都道理簡單,遠不及羅振宇演講的深度。
比較國外TED演講,它以「傳播一切值得傳播的創意」。每年TED大會都會召集眾多科學、文學等領域的傑出人物,分享他們關於技術、社會、人的思考和探索。
如此,中國現階段也確實缺少有獨立、創新思想的知識分子「秀」。有鑒於此,一個羅振宇不多,希望能多出幾個羅振宇。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
財華香港網 (//m.iteamtexas.com/)
現代電視 (http://www.fintv.com)